第(1/3)頁 ‘優青資助公示’的新聞并不受關注。 每一年都會有各種基金資助的公示,好多項目名字也看不懂,看一眼只是覺得很厲害,其他就沒什么可關注的了。 那些關注優青資助的都是學術圈的人,他們都可以說是專業人士,只要仔細看一眼新聞,就能注意到王浩的名字和項目。 王浩的名字倒是很平庸,即便是看到這個名字,也很難想到西海大學的王浩。 但是,項目內容實在太特殊了。 ‘質數分布概率研究’,一看就是最高難度的數學研究,而且是歸屬‘解析數論’領域。 在國家科學基金資助名單中,類似的研究幾年都見不到一個,一般能申請到的也是頂級數學教授,而他們申請的都是面上項目。 優秀青年基金資助的大多都是數學應用研究,數學的基礎研究領域,多數面向的都是偏微分方程以及泛函、拓撲研究等領域。 年輕學者研究數論,能獲得資助是極為少見的。 原因也很簡單,評審專家不會相信有年輕學者能在數論領域獲得成果。 這和年齡也沒有關系,主要還是涉及的領域難度太高,國際上數論領域的成果都非常稀少,甚至可以用罕見來形容。 解析數論的每一個有影響力的成果都會是最頂級的研究。 有好多學者看到優秀青年資助公示名單中,有王浩申請的質數分布概率研究,也頓時感到非常的驚訝。 在知道王浩完成過阿廷常數的存在性和有界性論證,倒是覺得能通過優青評審也是很正常的。 優青評審很大程度上看的是申請學者以往的成果。 如果能有相關領域的頂級成果,申請項目自然就變得很容易,否則申請報告寫的再好也很難通過,沒名氣的學者申請基金項目資助,只能從省級的青年基金慢慢的往上爬。 即便如此,王浩申請的項目能通過優青評審,也是很值得贊嘆的事情了。 優青基金公布的資助名單中有340個項目,其中有285個申請人來自國內的各大高校,總計涉及到了93所大學,絕大部分申請,都被國內排名前列的高校所壟斷。 比如,水木大學有二十人、首都大學16人、東港大學13人、科學技術大學17人等等,還有其他四所高校入選人數超過10人。 北疆省入選人數就相對就比較凄慘了,總計入選的人數只有8人,其中有5人來自高校。 西海大學有2人入選。 除了王浩以外,另一個是西海大學的王牌院系,地質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青年教授楊伯良。 整個高校只有兩人入選,學校還是發布了公告,祝賀王浩和楊伯良獲得優秀青年基金資助。 這不僅僅是申請到了經費,也是一項個人榮譽。 優秀青年基金資助獲得者,自然也可以頂著一個‘優秀青年’的名頭。 好多人都過來恭喜王浩。 周清源也是其中之一,他打了個電話來恭喜,后來還直接過來,和王浩說起了優秀青年基金的好處。 “你明年帶學生就不用發愁經費的問題了?!? 周清源說道,“去年優秀青年和杰出青年就有調整,資助的經費直接撥款到學校財務,有需要不用做申請,直接就可以劃撥。” “等項目結算的時候,再提交經費消耗的報告,而且要求還不是那么高,也提升了間接費用的比例,好像說可以達到百分之三十,數學甚至可以達到百分之五十?!? 王浩頓時也發現優秀青年基金的好處了。 之前的經費項目是有花銷才能夠申請,做預算申請還要特別打報告,到財務跑一趟又要提交資料很麻煩。 現在則是可以直接劃撥經費,等項目結算的時候一起做報告,而且要求還不是那么高,像是間接費用,就是做項目過程中額外的花費,比如電費、水費、短途車費等,就都屬于間接費用,類似的費用好多根本沒有發票之類的證據。 數學項目有一半的都可以歸在間接費用上,換句話說,這部分錢直接揣進自己的腰包都沒人管。 當然了。 王浩肯定不會那么做,但財務消耗自由的感覺也很輕松,不需要每一筆花銷都要記錄下來,心里感覺肯定是好一些。 王浩和周清源一起談了談,再回到辦公室又是一大堆東西的恭喜。 對于任何一個高校青年學者來說,能夠申請到國家優秀青年項目,絕對是一件非常值得慶祝的事情。 所以朱萍就不斷說著讓王浩請客吃大餐。 面對一群人頗為期待的眼神,王浩想了想也沒什么事情,也就同意晚上一起聚餐。 辦公室頓時變得很熱鬧。 朱萍咋咋呼呼的恨不得馬上就去吃大餐。 張志強也非常期待,他趕緊表示說要早點忙完。 顏靜也表態說,“一會兒我去實驗室說一下,早點走。” 羅大勇的表情則有些平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