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上一次在夏國斌的家里,王浩留給她的就是負面印象,后來在飛機上聽到彭輝的解釋,她才知道王浩開口要求十萬,對他來說,就是找個理由參與到項目中而已,同時,王浩還是學術界的‘超高薪人士’。 史桂芳的看法自然不同了。 倒不是說她拜金或者其他什么,而是王浩明明有很高的收入,做的也是數學、計算機研究,卻還是同意參與到他們的項目中,費心費力也沒有多少收獲,肯定是真心想要做好數據分析工作,希望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對待這樣的人,當然要熱情一些了。 等到了金屬實驗室以后,王浩也見到了彭輝和其他人,幾個人就一起帶著他參觀實驗室。 新金屬材料實驗室,是國家級的重點實驗室,規模是非常大的,實驗室有專門的數據分析辦公室,下面還大大小小分為好幾個小實驗室,一層到二層到處都是設備間,里面放置著各種研究相關的高科技設備。 同時,實驗室還附帶一個中型的操作間,進了操作間就感覺像是進了一個小工廠,里面有高壓爐,扎壓機,冷凝爐等等設備。 王浩仔細轉了一圈,表情倒是非常的平淡。 這里的環境和記憶中東港大學的合金實驗室也差不多,甚至在高端設備上,合金實驗室還要強出一些。 金屬材料實驗室的優勢在于規模比較大,人來人往、忙忙碌碌的,研發氣氛似乎看起來也很不錯。 在參觀完實驗室以后,王浩就直接說明了來意,他不太想再耽誤時間,希望能夠直接達到自己的目的。 “我在實驗數據的結構上,還不是很了解。” “有幾個地方有點不懂,還有,我希望知道了制造的整個流程。” 這牽扯到科研機密。 正因為如此,王浩才直接來到金屬材料實驗室。 一行人去了數據分析辦公室。 萬益明打開了電腦上的數據內容,專門給王浩做起了講解,他是專門負責這部分內容,對實驗數據可以說是最了解的人 王浩針對不懂的地方依次問了起來。 萬益明講解的很細致,后來發現王浩對整體似乎有些不了解,剛才又做了一個整體的講解,“在實驗最初的部分,我們是用三種方法,也就是三個方向來進行探索性研究。” “一種是現在已經放棄了,也就是第一部分數據,是研究新的鈦合金,添加新的元素比例。” “但是后來發現經費不足,不可能完成研究就放棄了。” “第二種方法則是通過織構硬化,來提升結構的強度,尤其是提升多元結構的強度、長度和可靠性。” “這一部分數據是在中間的位置,你看,這里有標記和說明。” 萬益明指了一個地方,隨后翻開最初部分數據的后半部分,繼續道,“第三種方法則是改善層狀復合物,物理上減少金屬表面的缺陷,以保證超高結構的強度……” 王浩仔細聽著萬益明的講解,碰到不太懂的位置問道,“最初的一部分,新的元素比例,你們是怎么做決定的?” “這個就很復雜了,我們有一定的基礎研究,在這個方向上,適當調整元素配比,應用最初的材料,做熔接復合……” 萬益明又說了一大段。 王浩了解的更加詳細,也就說出了自己的理解,“也就是說,根據以往的經驗,希望能夠多元合金化,對吧?” “通過添加附帶元素進行多元化,是能夠提高合金的強度、韌性等指數,你們有沒有在添加稀有元素上有探索?” “比如,釩,這種金屬可以提升內部結構的均勻率,另外,在流程上,還可以做強化熱處理……” “巴拉巴拉~~” 王浩連續說了一大堆,他倒是沒有什么前沿的建議,只針對實驗流程有些疑問而已。 對于超高壓合金的研究,他有過參與項目的經歷,記憶中有很多的內容,也是有一定了解的。 萬益明邊講解著,也和王浩一起討論起來。 兩人的討論吸引了其他人過來圍觀,因為牽扯到一些新的想法,也可能會給實驗帶來幫助。 當參與討論的人多起來以后,王浩就感覺腦中的靈感源源不斷,一切的不解似乎都豁然開朗。 他有一種恍然的感覺,“原來是這樣……” “這一部分是熱處理的數據,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會存在這么大的指數差異,原來如此。” “你這么一說,我就明白了,但是,萬教授,你看這一部分內容,為什么不添加一個熔煉后迅速冷卻淬火的步驟?” “我覺得增加一個熔煉后迅速冷卻淬火,可能會效果更好,也許對于最后的強度提升有幫助。” “溫度控制肯定是不一樣的,這個就需要探索了,但是這一步,我認為會很關鍵……” “理論上來講,合金內部元素與元素之間,會因為快速冷卻而產生特殊的效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