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重生射雕之劍歸何處》
第(1/3)頁
其實,在這本《重生射雕之劍歸何處》剛剛完本的時候,徒己就想著該寫點兒什么。
當時為了讓前后兩本書能夠無縫銜接,忙著開第二本《修仙大唐之問鼎滄溟》,就很無奈地給耽擱了。
前兩天,突然接到責編的消息,說2月7日00:00,打算在平臺上對這本《重生射雕之劍歸何處》進行完本推,又有一些一路陪伴著走來的書友,也曾私信要求再寫點兒什么。
于是,就有了這么一篇東西的產生。
至于叫什么呢?
直到打開文檔,開始敲擊鍵盤的時候,徒己依然沒有想好。
索性就沿用了三十多年前,上中學時候的習慣,直接命之為“無題”。
雖然題目沒有,內容上還是打算說幾件事情的。
一、《重生射雕之劍歸何處》這本書產生的起因和最初的掙扎
首先,想寫一本一直是徒己的一個夢想和愿望。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時候,徒己就曾經著手寫過一部純粹的武俠,你個年代沒有電腦,就是用最老式的紅色橫條的“稿紙”在手寫。
100頁一本的稿紙,整整寫了一本半,最終故事也沒寫完,一準備中考給耽擱了,就再也沒撿起來。
其次,徒己是一個非常喜歡看書的人。
跟那個年代的大多數人一樣,徒己也是從典型的“蘇紅”文學入手的。
可惜,床頭和書架上,擺放更多的卻是武俠。
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臥龍生、李涼、蕭逸、上官鼎、黃鷹、陳青云、柳殘陽、獨孤紅、諸葛青云、云中岳、上官飛……
一長串的名字,徒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看過了多少本紙質的武俠書。
只知道高中校門口,那兩家一毛錢能借一本書的書店,一家叫做“子曰”,一家叫做“天天”。
高中還沒畢業,他們兩家書店里,已經找不到沒看過的武俠書了。
上大學的時候,倒是容易統計一些,因為每借一本書,自己的借書卡里都是有紀錄的。
可惜,那時候大學的圖書館有規定,像這些“文學類”的書籍,一個人一次只能借一本。
于是乎,經常借用同寢室兄弟的借書卡,就為了一次能夠把一套書三本或四本都借齊了,省得看完一冊總找不到下一冊在哪里。
這樣一來,就又記不得準確的數字了。
大學畢業前后,才開始看電子書的吧?
不過,那時候的手機流量實在是太不頂用了,再回想直板諾基亞那么小的黑白屏幕看書,都不知道當年是怎么熬過來的?
穿越、重生、修仙、體育、架空、歷史、軍事……
能看的電子書太多,徒己也就沒什么偏愛了,反倒是武俠類的看得有些少了。
后來,智能手機的普及,徒己看書的速度倒是提了上來。
周末的時候,恨不得能夠連續二十多個小時不眠不休,就為了一口氣干完一部兩三百萬字的書。
再次,徒己也算是一個“有情懷”的人。
開始寫這本書的時候,恰逢疫情被風控在家,原來做的一個項目也擱淺了,難得有了一個相對空閑的時間。
坦白來講,最開始寫的時候,只是想著懷念一下兩位老先生。
一位是金庸先生,一位是單田芳先生,他們兩位算是從徒己六七歲開始,就“陪伴”著一路成長的人,一位用聲音、一位用文字。
這本書,剛開始并不是在起點平臺發布的,一直都知道起點的要求相對嚴格一些,而且競爭也相對慘烈一些。
可惜,徒己選擇的卻偏偏是金庸先生的同人題材,連換了兩家平臺,他們都沒有發布這個板塊的資質和權限。
最終,才投到了起點中文網,也許,兜兜轉轉都是緣分吧。
二、說說這本書吧。
關于穿越或重生到金庸武俠中的網絡,十幾年來,徒己看過的至少也不會低于三百部吧?大多集中在天龍、雙雕、倚天和笑傲。
這本書的主角,一開始就想著不采用書中原有的人物,而是選擇跟原有的主角伴生的關系。
因此,在第一卷“大漠風情”里,算是向金庸老先生致敬,也是向心目中的郭大俠致敬,自己設定的主角反而戲份少了一些。
卻也因此受到很多書友的指責或抨擊,從一開始就讓很多書友失去了看下去的興趣。
這是徒己第一本書,前一個月的內容,的確顯得稚嫩了一些,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真正完全獨立劇情發展,是從第三卷“攜侶江湖”開始的。
這個時候,其實已經不純粹是“射雕”的元素在主宰這個劇情。
很多人寫金庸武俠的穿越,喜歡在諸多個平行世界里穿梭,而徒己的思路初衷,就是完全立足于“射雕”,其他或前或后的元素,可以有機地結合進這本書里來。
在這本書的寫作中,徒己認為出現過一個巨大的分歧和轉折,使得后半部書被很多書友不接受,從而棄書而走。
那就是主角身份的設定,徒己將他設定成了宋寧宗趙擴的親子,從而加重了朝堂、軍旅的戲份和色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州市|
特克斯县|
平安县|
乌海市|
宜春市|
台州市|
涞源县|
张掖市|
揭西县|
长垣县|
鄂托克前旗|
正定县|
柳州市|
修水县|
乌兰浩特市|
竹北市|
揭西县|
尚义县|
芷江|
应城市|
同仁县|
志丹县|
论坛|
鸡东县|
忻城县|
包头市|
泽州县|
扬中市|
望城县|
乌鲁木齐市|
稷山县|
白山市|
石城县|
宣汉县|
泸水县|
金川县|
陆河县|
商城县|
老河口市|
黔江区|
兰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