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眾志成城-《揚鋒漢起》
第(2/3)頁
地之間。
三千兒郎,此刻意氣風發,視死如歸。
得知雍軍在白馬津修筑工事,于栗磾帶了親衛前來觀敵。黎陽津與白馬津隔河相望,寬度有不過千步(2),午后陽光明媚,視線極佳,能清楚地看到對岸在加固堤岸,修筑夯臺,一座座箭樓拔立而起,有如林立。
于栗磾問道:「征集了多少船只?」
軍需官應道:「僅得商船二十七艘,大小漁船百余條。河上船只聽聞大軍到來,都早早避開,這些船還是兒郎們從百里方圓內搜尋得來。」
于栗磾眉頭皺起,這點船一次性至多僅能運送三千人過河,若是要運送戰馬,至多千數。看對岸戒備森嚴,若僅有千人過河,那等同于送死。
「皮筏子準備了多少?將壽光侯前幾日送來的皮筏都用上,能一次性渡多少人過河?」于栗磾追問道,他打算讓商船裝載戰馬,而將士分乘漁船和皮筏過江。
「皮筏子有五百,但會操縱皮筏的人手卻僅有百數。」
于栗磾看著黃河滾滾奔涌,可惜魏人不善舟船,晉人能以少量兵力憑河而守。以往渡河多是等到冬季,散葦于河上,冰草相結,形成浮梁,才能順利渡河。
眼下晉人宋雍內戰,司兗之地空虛,若是等到冬季,等晉人騰出手再要渡河,兒郎們的傷亡便要大大增加。
策馬朝營地而去,于栗磾想到壽光侯派人暗中告訴自己,已派細作潛伏在濮陽城榷市(今濮陽址往北移)中,讓他派人到委粟津附近等候消息,等到對岸送來消息,便可從委粟津渡江占領濮陽城。
委粟津在濮陽城邊,與白馬津水路不過四十余里,順流而下兩刻來鐘便能到達。濮陽城是濮陽郡的治所,城中有兩千兵馬駐守,隨時可以支援渡口,所以起初魏軍把突破口選在白馬津。
濮陽,濮陽郡治所,晉朝與魏朝結盟,在此設有榷市。
榷市設在濮陽城東南,占地數十畝,細分為牛馬市、茶市等多塊集市,魏人從北岸運送牛羊、皮毛等物,購買茶葉、絲綢等物回轉。榷市開辦一年多來,貿易日見興盛,光牛羊市中每日成交的牛以百計,羊更是接近千數。
榷市用來交易的鋪面窄小,有錢的商賈為了方便,便在榷市附近興建屋舍,酒家妓窯也應運而生,一年時間榷市便成了處熱鬧場所,不光是商賈,便連濮陽城以及附近的百姓也常來榷市游逛。
魏人運送牛羊南來,往往數量多達萬頭,打理的人手自然也多,六七十人常見,最大的商販手下養著二百余人。
牛馬市最大的魏國商人名叫李頵,趙郡人氏,趙郡李氏亦是望族,先人在后燕為官,后魏滅燕,李氏一族在魏國居官者很多。
借助家族的勢力,李頵在榷市經營牛羊生意,原本馬匹是魏國禁止交易的物品,李頵用護衛所乘馬匹的方式不時偷運些來。琇書蛧
送給濮陽郡司馬陳安兩匹好馬后,李頵越發手眼通天,加上他出手大方、好交朋友,從府衙官吏、榷市市令到同集市的商賈都跟這位李大郎熟悉交好。
李頵在濮陽城中購置了處五進大宅院,宅院經常是高朋滿座。將近亥時,李頵送客出來,紅燈籠下眾人個個紅光滿面,酒氣沖天。
回到書房,李頵凈面,喝了醒酒湯,一旁的侍從稟道:「姚護衛說有事見大郎。」
李頵點頭道:「去叫他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枝江市|
合江县|
周宁县|
观塘区|
阜南县|
五台县|
武隆县|
翁牛特旗|
中方县|
扶余县|
大方县|
黄大仙区|
浦县|
蛟河市|
汨罗市|
宜兰县|
巨野县|
平利县|
太原市|
太原市|
和龙市|
高州市|
专栏|
林甸县|
祁连县|
益阳市|
宜章县|
汶川县|
荔波县|
阳春市|
吴川市|
扬中市|
嵊泗县|
乌兰察布市|
宜黄县|
五华县|
西昌市|
思茅市|
洪江市|
岗巴县|
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