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家族安排-《揚鋒漢起》
第(1/3)頁
三月,大地回春,原野披上綠裝,官道兩旁的樹木吐出新綠。
新息城南的官道上,商旅絡繹不絕,一副繁榮景象。
官道重新平整過,筆直平坦,車馬馳于其中,行人往來兩側,秩序井然。
接近午時,村中兒童放學歸家,扯著紙蔦一路奔跑,將歡聲笑語灑落一地。
田中勞作的農人覃六直起腰,放下手中的楊家犁,朝笑聲處望上幾眼,那些娃兒中就有自家的孫兒鐵頭。
身上衣著弊破,覃六眼中卻充滿了希望。楊太守在汝南一年多,汝南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家人能吃飽飯了,至于娃兒能進官辦的學庠識字,簡直就像做夢一般。
聽說楊太守要回家守孝,汝南要來個新太守,覃六的眼光黯淡下去,嘆了口氣。
這樣的好官偏生做不長,但愿新來的太守和楊太守一樣愛民如子,不然這日子又要回到從前了。
扶穩手中犁,覃六大聲地吆喝起來,老牛慢慢地邁步。黝黑的田地被犁頭翻開,覃六忘記了其他。
官道上,一輛牛車拉著兩副棺柩由南而來,楊安玄騎在馬上,打量著四周風物。
眼前這勃勃生機是自己兩年多來苦心經營得來,無數人為之付出辛勞,投入的錢財多達三千多金。
從自己口袋中就掏出了一千三百多金,加上郡是鄉紳捐贈和府衙庫府支出,大筆的錢花出去,才有眼前這繁華景向。
道旁田中農夫看到牛車上所載的棺柩,雖然不認識,也停下手中活計,拱手為禮,尊重逝者。
衣著雖破,民風卻敦,楊安玄在馬上還禮,心中感嘆著,斯民斯土才值得自己為之守護、付出。
望著遠處的新息城,楊安玄打定主意,決不能讓人破壞自己的心血,若是陰敦不能蕭規曹隨,哪怕兄弟反目也要架空他。
十里長亭外,楊安遠帶著幾人在亭邊迎候。
看到父親和伯父的靈柩,楊安深哭拜于地,說起來他是庶子,但楊佺期對他的疼愛不在楊安玄之下,而大伯楊廣更是對他另眼相看,視他為楊家千里馬。念及往情,楊安遠怎能不傷心落淚。
道邊不是說話之所,楊安遠擦擦眼淚起身道:“三弟,辛苦你了。大娘在城北買了田莊,一家人都暫住在田莊之中。”
楊安玄前往建康之前跟母親袁氏說過,弘農老農已被秦人占領,迎回父親和伯父的人頭后就在新息安葬。
得到朝庭愿意歸還父親和大伯的人頭后,楊安玄就寫信給了楊思平、楊安深等人,讓他們通知族人來新息城相聚。
兄弟兩人并轡而行,從楊安遠的嘴中得知,楊思平等人陸續到來,楊家族人來了一百多人。袁氏購買的莊園夠大,足以安置這些族人。
歸程路上,楊安玄一直在考慮如何利用好族人,父喪守孝三年,兄弟三人當然不能都在墳前結廬,坐等三年,楊家恐怕要泯然世間了。
臨行之前會稽王讓自己募兵五千,這五千兵馬的供給由五郡分攤,讓楊安玄看到了機會。
募兵之事楊安玄不想親歷親為,三叔、二哥以及孟龍符、蒯恩、陰績等人皆可委任,這些事等父親和伯父安葬后再與族人商談。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浏阳市|
平乐县|
太仆寺旗|
宁夏|
托克托县|
乌兰察布市|
乌海市|
防城港市|
涞源县|
佛山市|
易门县|
阿鲁科尔沁旗|
乐昌市|
施甸县|
兴和县|
阿尔山市|
宁城县|
全椒县|
宜春市|
缙云县|
台安县|
鸡东县|
桂平市|
自治县|
青川县|
土默特左旗|
运城市|
吉木乃县|
安康市|
登封市|
辽宁省|
壤塘县|
博爱县|
柞水县|
象州县|
武隆县|
汶上县|
麻栗坡县|
麻城市|
财经|
太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