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零四章亂世來臨-《揚鋒漢起》


    第(3/3)頁

    司馬道子便是再傻也知道不能做此親者痛、仇者快的助敵之事,急令劉牢之率師來援。

    九月十八日,劉牢之收到朝庭的急報,得知桓玄和楊佺期上表誅殺自己,再也顧不上拖延時間了、

    萬一會稽王改了主意,像誅殺自己讓荊州軍退軍,那自己可要追隨王恭前去地府了,朝庭不是做不出這樣的事,王國寶的墳頭草還不算高。

    兩天時間急行二百余里,劉牢之率軍抵達新亭,司馬元顯親臨石頭城坐鎮,謝琰在宣陽門外率重兵防守,建康的局勢穩定下來。

    新亭緊靠長江,位于建康西南,在石頭城南十余里處,將建康守軍將桓玄和楊佺期的荊州軍合圍在其中。

    得知劉牢之到來,桓玄和楊佺期大驚失色,完全出乎意料,兩人還在希望朝庭能誅殺劉牢之呢。

    劉牢之是北府名將,威名赫赫,便連楊佺期自問也不能及,驚恐之下兩人決定退軍南下,駐扎于蔡洲。

    蔡洲位于長江之中,周長五十余里,洲上有山,綠樹成蔭,草木蔥蘢,鳥類繁多。唐時改蔡洲為白鷺洲,“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便指此處。

    新亭與蔡洲隔水相望,兩邊的旗幟上的晉字都能看得清楚,桓玄和楊佺期都為劉牢之的威名所懾,看到新亭北府軍軍容威嚴,不敢主動進攻。

    劉牢之其實暗捏把冷汗,他剛從王恭手中得到北府軍,軍心不定,而且兩日急行二百余里趕至新亭,已是強弩之末,此時荊州軍若發動進攻,北府軍必敗無疑。

    殷仲堪已經得到庾楷后敗、王恭身死的消息,船隊行至蕪湖便不再前行,與朝庭軍兵僵持起來。

    三個方鎮起義軍只剩下自己,殷仲堪心中忐忑,討逆軍如今成了叛逆,不知該如何收場。

    朝庭知道荊州有三萬兵馬,戰船近千艘,還有楊佺期、桓玄這樣的勇將,北府軍又尚未歸心,亦不敢輕啟戰事。

    趁朝庭兵馬不敢分散,殷仲堪派出數只小隊,襲攏四周,給朝庭不斷施壓,希望朝庭給個臺階,體面地回轉荊州。

    可是朝庭眾臣沒有體會到殷仲堪的用心,驚懼不定。

    司馬道子一連數日無眠,只有借助醉酒睡去,司馬元顯與王珣、謝琰等朝臣商議退敵之計,誰也沒有辦法。

    這種對峙一直延續到十月初,左衛將軍桓脩從句容奉旨還朝,一席話解除了司馬道子的顧忌。

    “……荊州軍不足為慮。當初三家結盟,眾人皆指望王恭,如今王恭兵敗身死,荊州軍憂懼交加。殷、桓、楊三人各懷心思,可誘之以利,巧為分化。”

    司馬道子問道:“依你之見當如何?”

    桓脩是恒沖之子,桓玄的堂兄,對自己堂弟的心思很明了,道:“桓玄無非是想要權,而楊佺期不甘人下,若能運作得當,當可孤立殷仲堪,朝庭甚至可以借機掌控荊州。”

    司馬道子大喜,以朝庭名義下旨,任廣州刺史桓玄為江州刺史;南郡相楊佺期為雍州刺史,詔郗恢回京任尚書;荊州刺史殷仲堪則遷任廣州刺史。

    桓家在荊州勢大,司馬道子決定讓左衛將軍桓脩接任荊州刺史,左衛將軍府的文武官員轉為刺史府官吏,并讓劉牢之率兵千人護送桓脩上任。

    這道旨意對殷仲堪極為不利,司馬道子怕惹惱了殷仲堪,會斬了使者祭旗。司馬元顯推薦太常殷茂前往宣詔,殷茂是殷仲堪的叔父,殷仲堪總不能拿他如何。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陇县| 乌兰浩特市| 安阳县| 霍州市| 延吉市| 马龙县| 墨玉县| 德州市| 潜江市| 兰溪市| 扎赉特旗| 芦溪县| 搜索| 赤壁市| 隆子县| 石河子市| 浙江省| 河池市| 搜索| 岑巩县| 嵊泗县| 清新县| 丰顺县| 新乐市| 内黄县| 普兰县| 炉霍县| 拉萨市| 安福县| 濮阳县| 武功县| 定兴县| 沙坪坝区| 安仁县| 神池县| 扶绥县| 西吉县| 邵东县| 浦北县| 玉溪市| 尚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