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74章,神秘聯系-《醫武狂尊》

    龍鼎咧嘴樂道:“我一直就很相信曲叔您啊,要不然也不會過來了。”

    曲非卻不肯信,搖頭道:“得了吧,你跟你的老爸是一個德行。你覺得我會相信你?”說完,將書籍給重新包了起來,再將包裹遞還給了龍鼎。

    龍鼎接過包袱放在桌上,沖打領帶的曲非問道:“曲叔,這本書,真的可以當做籌碼來?”

    曲非點點頭,回頭望著龍鼎,正色道:“當然可以的。而且價值無法估量!我來問你,你知道黃帝內經是誰寫的嗎?它出自于什么年代?”

    龍鼎雖然從小就在莫環的指點下學習這本醫學典籍,但是對于它的出處卻不是很了解,撓頭道:“有說是漢代,也有說是春秋戰國時期,還有說是黃帝時期。但是我想,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吧!”

    曲非恨鐵不成鋼的說:“什么是應該?你說你這小子,得到了這么多的奇遇,怎么就對自己國家的歷史不懂呢?

    我來告訴你,黃帝內經是成書于黃帝時期。因為書籍里,黃帝和岐伯對話的時候,很多地方提到了“經言”,也就是他們的回答依據是其他經典,那么這個經典就是早于《黃帝內經》,而且是更古老的經典。

    而且,這書,也不是黃帝寫的。而是后世之人假托他的名字來的!還有,據說,黃帝內經跟老子李耳的關系很大,但是兩者所處于的年代又不相同。而且,對于老子究竟去了哪里,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定論。你說,這本書相對于五行珠來說,意義大不大?”

    龍鼎心里一動,說道:“您的意思是,黃帝內經的作者,跟老子李耳,很有可能是受到某一種大能的指引來的?”

    曲非眼睛里閃動著智慧的光芒,道:“有可能!傳說古有‘三易’,《連山》《歸藏》和《周易》,《周易》以乾為首,坤繼后,講陽唱陰合,尚陽剛而下陰柔,這是周代的主張,為儒者所接受。

    黃帝的《歸藏》卻并不如此,它以坤為首,以陰為主,以靜為道,以柔為用。

    黃帝是文明的肇始,垂衣裳而天下治,那時候民風淳樸,人們與自然融為一體。黃帝末年,功成之后,領悟大道的本源,把伏羲、神農的《易》全都反而歸之,得其初象,溯求本體,所以叫《歸藏》。‘歸藏’者,萬物全都歸藏于其中也。所以,我很大膽的推測,黃帝內經的作者、三易的作者還有李耳,是受了什么人的吩咐,來地球傳道的,傳道以后,他們便離開了!”

    龍鼎的腦子里隨即浮現出當初離開天玄宗的時候,御火獸化作的小男孩告訴自己的話:

    “……當初大能創建你們那個世界后,因為出了別的事情,不得已選擇離開。但是,他們留下的種種神跡,都在向你們傳遞一個消息,在合適的機會,合適的時間,去找到它,打開它,你就會知道你想要知道的一切。難道你就不懷疑?在你們遠古的時候,一部黃帝內經的橫空出世太匪夷所思了嗎?在遠古時候,那些人類連說話都說不清楚,怎么可能著書立作?而且后世的醫書都脫離不開這書設定好的框架?還有,易經的存在,這合理嗎?”

    御火獸還說自己是五行圣體,身上背負了太多的東西,叫自己今后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還有,他說的大能,指的又是誰?

    此時再聽到曲非的話,龍鼎怎么不驚訝?

    龍鼎詫異道:“曲叔,這黃帝內經里還有老子李耳的事情?照這樣來說的話,那這里就存在著太多的事情了。”

    曲非打好領帶,對著鏡子看了看,覺得沒問題后,索性坐下來沖龍鼎道:“這話怎么說呢?雖然黃帝內經跟李耳看起來好像沒什么關系。但是你想一想,為什么黃帝內經里面會有道德經的話?這就耐人尋味了。還有,黃帝內經出現的太過于突兀,就像橫空出世的一樣,在當時的年代,你覺得說得通嗎?還有,李耳跟黃帝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啊。

    另外,說到這個老子,他有個官職,是東周的收藏室史,等同于現在的收藏館館長。所以,老子較常人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讀遍天下書籍。老子一讀就是二十年,等他出來時,身帶“紫氣”。在華夏文化中,“青”是生機的象征,象征著東方。于是,在后人眼中,老子就成了“東方的圣人”,是東方文明的使者,這也就是紫氣東來的意思。

    其實,老子是有名字的,稱作李耳或李聃。據說,取得此名是因為老子有一雙又厚又長的耳朵。為何他不似后來的那些學術大家孔子、孟子等人冠以自己的姓呢?那是因為:老子出生時不似其他嬰兒,而是一“老者”的相貌,鶴發童顏,所以,才有了“老子”這個名。

    本來,老子這個館長應是和朝堂沾不了什么干系,但哪知,王子朝在周景王去世后,開始作亂生事,還從收藏館盜走了很多寶貝,然后,就逃到了楚國。而且,很巧的是老子就是楚國人,大家能不懷疑他嗎?于是,老子也開始逃亡了,一路向西,就出了函谷關。

    史書中有這么一段話:“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這里就寫得很清楚了,老子可是留下了“買路錢”,那就是《道德經》。當日,函谷關的關令尹喜見“紫氣東來”,便知是有真人來了,于是,連忙上前迎接,遠遠就見老子騎著一青牛而至。

    見此,尹喜要拜老子為師,而老子什么也沒說,只是留下了5000多字的《老子五千言》,即今日的《道德經》。

    在這之前,老子就已經聲名漸起了,很多讀書人都敬仰他,包括尹喜。尹喜才不管什么朝堂內訌之事,一心只想師從老子,什么通關文牒在《老子五千言》面前,都只得統統讓步。

    于是,后人才有眼福可以一睹老子的“心得”。”

    龍鼎對于老子的說法倒是有些聽聞,道:“老子發揮《歸藏》的思想,認為那個萬物歸藏于其中的東西就是‘道’。‘道’是先天地生的,它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待,成為萬物之母。為了說明‘道’的歸藏屬性,老子常常用水、谷、江海等事物來形容它。他常說‘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曲非打了一個響指,道:“是啊!所以黃帝內經里面才有這么一句話,怎么說來著?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這里也說道,道德經里也說道,這還不讓人產生聯想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君县| 峨边| 赤峰市| 察隅县| 平和县| 广灵县| 许昌县| 岚皋县| 五台县| 利辛县| 元阳县| 宕昌县| 张北县| 呼伦贝尔市| 加查县| 龙陵县| 和政县| 蒙山县| 汶上县| 东阳市| 镇平县| 农安县| 依安县| 临西县| 景谷| 措勤县| 蓬莱市| 寻甸| 资阳市| 珲春市| 长阳| 安乡县| 海门市| 梓潼县| 朝阳县| 盐源县| 调兵山市| 金川县| 永城市| 双桥区| 安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