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節 議戰-《臨高啟明》
第(3/3)頁
“只是這澳洲人的鐵船如何應對?”有人問,“聽聞有城墻般高,比紅毛人和佛朗機人的大夾板船還高,水師無船與之戰啊”
“所謂大鐵船,不過是街聞巷議而已。當不得真。”呂易忠說,“就算真有如此的巨舶,官軍自可用火船退之。再者王師進剿以水陸并進為上。海路只是牽制,陸路為重。只要陸上破了他的百仞寨,他在陸上無依,只有拔錨而去。王師即可收功。”
這個主意其實還是“驅走”的思路:這不是大發慈悲或者表示友好,實在是當地官員對自身軍事力量的正確評估。天啟年間動用七八萬大軍,幾百條戰船尚且只能“諭退”十幾條船的荷蘭人,現在當然更不可能做到全滅澳洲人。當然把盤踞臨高有年的澳洲人驅逐,也可算是一大功勞了。
呂易忠的算盤就是設法“逼退”澳洲人,以盡量小的損失獲得一次勝利。澳洲人在臨高的實力,廣州多少有所知曉。
“臨高的真髡,不過千人。”呂易忠說,“其余的多為本地奸民剃發投附的假髡。總數不下數萬人。然男女紛雜老幼并存,不外乎貪圖髡賊的小恩小惠才往臨高依附的,絕不會為髡賊死戰。朝廷天兵一到自然冰消瓦解。”
“就是只有千人,仗著船堅炮利,亦不容易對付。”一個幕僚說,“聽聞他們有大鐵船外,另有鐵快船和連珠搶,當者披靡,不可小視。”
“我看,亦可借兵。畢竟澳洲人船堅炮利。又有鐵快船連珠炮助戰。”此人繼續提議道,“佛朗機人一貫有求于我,對朝廷也算恭順,最近又獻炮。若是向他們借師助剿,我軍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佛朗機人紅夷大炮,有夾板巨船。我軍船炮之劣可得小補。”當下不少人贊同這個提議。
“不如請制臺大人出面,檄調鄭芝龍派一偏師來助戰。鄭芝龍所部久習海上,可用作先鋒。”
“只怕熊制憲不肯。他倚鄭芝龍為閩海長城,如今李魁奇等人尚未授首,他如何愿意?不妥不妥。”
有人則重提嘉靖年間俞大猷和董龍在虎門繳海賊時的故伎,認為可以勾引外番海盜,許以船貨重利來協攻。
“此事不妥。”李息覺大搖其頭,“外番海賊不可勾引,否則前面拒虎,后門進狼。如今比不得當年了。若要借師,也只能用佛朗機人。”
“借師和蘭人如何?”
“此輩當初意圖盤踞澎湖,向其借師,難道許它重歸澎湖嗎?”
“此言差矣。”提這個建議的幕僚卻自以為得計,“當初和蘭人愿意退到大員,本朝是許以商人前去貿易的。我們就以此為論:若是和蘭人不借兵助剿,就禁絕商人前往大員……”
“大謬不然”李息覺聽到如次的高論,只好出來駁斥了,“禁絕商人貿易?自嘉靖以來,海禁開了禁,禁了開。從來就沒有真正禁得了過。”
這個辦法,對付葡萄牙人還有些用處。但是大員不是濠鏡――近在廣州咫尺之地。福建廣東千里海岸,根本就禁不過來。再說去大員貿易的多半是閩地商人,鄭芝龍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商人。
鄭芝龍不會理會兩廣總督的命令,福建沿海的商人一樣不會買賬。熊文煥也不見得愿意為了廣東去下這樣的命令。所以這個主意完全沒有可操作性。
“借師且不論,一旦動兵,糧、餉何來?”
這是打仗關鍵。朝廷不是沒有軍隊,但是軍隊只能算是活著而已。要讓這伙武裝叫花子出去打仗,第一要發餉,欠餉全部發清做不到,至少也要發一部分,不然兵大爺們不愿意動身;其次開拔照例要發安家費,還要有犒賞;打完仗,不論勝敗,總得撫恤傷亡,若是得勝,還得有一筆犒勞的軍費。
至于開拔作戰所需糧草,也要實現籌劃準備停當。士兵平日里可以半饑半飽,打仗的時候總不能讓人枵腹從公。糧草的問題在廣東還算較為容易解決,本地普遍一年兩熟,公庫里的儲糧尚且豐裕,瓊州府還有多處專門為備黎儲備軍糧的倉庫,常年備有數萬石的糧食可以就近調撥。
“至于撫恤犒勞,這是后事,暫時可以不議。先籌出開拔的費用來便是。”呂易忠道。
“如今各軍欠餉都近半年。每名兵丁軍餉折合每月二兩,須得補發二三個月,至于安家費,每人又得三兩。大兵未動,每兵至少費七兩,若是動用一萬人,未出大營就要先花七萬”有人剛一算賬就咋舌了。
“你算少了,行軍還有公使雜費,還要有各種開銷。這筆錢沒有一二萬之數亦不能開拔。”有的幕僚有從軍的經驗,“至于火炮、船只整修,難道不要錢?”
“你不用算了。”李息覺道,“天啟年間俞都督驅逐澎湖的紅毛夷,花了藩庫近四十萬兩。這次動兵,絕不會少于當時。軍費至少亦得三十萬兩。這還是從嚴,若是從寬,須得翻上一倍。”V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都县|
安塞县|
甘南县|
襄汾县|
肃北|
轮台县|
建平县|
元江|
涡阳县|
定襄县|
柞水县|
房山区|
普格县|
大埔区|
北宁市|
裕民县|
洛隆县|
台南县|
环江|
灯塔市|
华亭县|
维西|
彰化县|
昌都县|
浦江县|
巴青县|
庆城县|
宁阳县|
拜城县|
梁平县|
尤溪县|
大厂|
集贤县|
永福县|
巴彦淖尔市|
特克斯县|
惠东县|
改则县|
古交市|
凌海市|
巴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