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十五節(jié)續(xù)東門市游記 “想不到你們這位劉三爺不但是位名醫(yī),也精通陶朱之術。” “三老爺?shù)拇_是個奇人”管事的由衷的夸道,“潤世堂能有今天這份局面,真是多虧了由三老爺?shù)南逯?。? “如此說來澳洲人都很有些本事了?!? “誰說不是呢?種地做工打仗蓋房子做買賣樣樣在行,好些就沒有他們不會的。” “走吧,找個地方歇息歇息?!崩盥逵缮茸右缓系?。 顧葆成知道姑父的意圖是和澳洲人做買賣,但是到了澳洲貨批發(fā)的地方,他卻毫無所動,不覺感到奇怪,趕緊提醒李洛由。 “不礙事?!崩盥逵蓳u頭,“這是給小客戶做批發(fā)的地方,我們看看就是了?!崩盥逵闪碛幸环P算,自己此次來原本就是要見澳洲人談生意經(jīng)的,澳洲人肯定會給自己一個大得多的折扣。李洛由相信自己手里的資源足夠狠狠的殺澳洲人的價。 正要出門,只聽得門口一陣喧鬧,只見一個藍布裙裝的合作社女伙計揮著一面小三角旗,領著十幾個人從大門一擁而入。 “來,各位客官這就是臨高最大的商品批發(fā)市場了――合作社總店本店擁有各色貨物一千多種。上到皇后娘娘用的鏡子,下到庶民百姓吃得醬菜……大家好好的看看,各式各樣的澳洲貨應有盡有,買回去你就能賺錢來趟臨高不容易,不多買點貨色對不起自己的兩條腿……” 女伙計拿著個三角形的紙筒一邊吼叫著一邊揮舞著三角旗。后面跟著的是一伙商販摸樣的人,乍來到這么闊氣宏偉的店鋪里,東張西望之余,不免有些畏首畏尾。 “大家先喝杯茶,不要客氣,慢慢看,細細選,時間有的是?!闭f著,已經(jīng)有女伙計端來一托盤一托盤的杯子,里面熱茶、涼茶、紅茶菌、格瓦斯應有盡有,讓從船上下來排隊過了半天海關,又坐了好一會牛車的小商販們緩過勁來。 這些是來臨高販貨的小商販們,自從營救海家的五桅船之后,當時船上的商販們發(fā)現(xiàn)了一條近得多的商品渠道,于是后來紛紛專程來臨高躉貨。當時在對外聯(lián)絡部門的熊卜佑有心推銷穿越集團的輕工業(yè)產(chǎn)品,趕緊和執(zhí)委會商量,是不是給這些人搞個“東門市一日游”? 于是這個東門市一日游的活動就一直延續(xù)下來了。小商販們一過海關,就會被組織起來,十幾個人一撥的拉上專門準備的牛車,分批分地去購物。 東門市的繁榮、清潔、有序讓小商人們大開眼界。琳瑯滿目的各類商品更是讓他們心癢難撓。這里有太多在大陸上看不到的新鮮玩意:有目前逐漸在廣州的城市居民中流行起來的厚厚的“毛巾”、鋼口極好的縫衣針、雪白的砂糖、彩色的糖果、輕薄柔軟又透氣的針織襪子、不用打火石,隨便在哪里一劃就能點著火的小木棍,雪白光潔的紙張……還有許多各種沒見過的食品、酒類…… 琳瑯滿目的商品讓小商人們目不暇接,每個人都在盤算有哪些東西販運回去是可以賣大錢的。但是要買這些東西,銀子和銅錢都不管用,這里只收“紙片”――流通券。 德隆糧行的大廳里排起了長隊,小商人們都跑到徳隆糧行,先按照本日糧食牌價用銀子買到糙米的米籌,然后再把米籌到柜臺上換成流通券。 久而久之,德隆為了方便顧客,除了在東門市設立有兌換點之外,在一些定點的商店里也設置了臨時兌換點以方便客戶。 購物批發(fā)的場所過去只有一個商館。第二次全體大會開過之后,這種批發(fā)點擴展到了多處,包括“國有化”之后的合作社、天廚醬園,乃至潤世堂也加入了這個大量收用流通券的體系中。楊世祥愿意收用大量的流通券主要是考慮到向穿越集團買機器之類的服務需要支付。 還有一家新開的專門的藤器商店。陳列了許多從沒見過的新鮮樣式的藤器,包括各種藤制家具、日用品和工具――還臨高傳統(tǒng)上以紅白藤出口為最大宗。吳曠明覺得這么好的資源只出口初級產(chǎn)品太可惜了。就專門搞了個藤器車間專門開發(fā)藤器產(chǎn)品。這些產(chǎn)品有一定的特殊性,要較大的陳列場所,由商館或者合作社代銷就不大合適了,于是商業(yè)部就專門開設了一家藤器商店。 小商人選購好得商品,由各店收取運費之后代為打包,再由郵局統(tǒng)一收攬托運,等他們坐上高廣船行返程的船只的時候,打好包的貨物已經(jīng)裝在底艙了。 高廣船行的航線也從單純的廣州-臨高拓展了廣州-瓊山、廣州-徐聞、臨高-瓊山等定期航線。引入了固定班輪的概念。拓展了客戶來源的群體。 東門市購物一日游在穿越集團的大力推廣下漸漸成了氣候,小商販們很歡迎這樣周到的安排。由來臨高販運貨物的商人也多了起來,除了單純帶著現(xiàn)金來采購,到很多人開始攜帶貨物來交易。許多貨物現(xiàn)在不需要廣州的采購就由大陸上的商人直接運來了,不但滿足了穿越眾的需求,也滿足了一般民眾的生活日用品需求。這點對整個臨高社會供應也不無好處――穿越集團總不能每一樣東西都自己來制造。 李洛由饒有興趣的看著這伙小商人在店堂里大聲的評論著貨物的好壞優(yōu)劣,揣度著能賺多少錢,第一次來得人不懂規(guī)矩,還要討價還價,女伙計對此只是用手指點“謝絕還價”的牌子笑而不語。 澳洲人不僅歡迎大買賣,對這樣的小客戶也不遺余力。照顧唯恐不周,這樣的做法到底是為了什么?而且從剛才管事的介紹和自己的觀感來看,澳洲人并不喜歡銀子,他們要得是貨物――不是絲綢、瓷器之類最受歡迎的洋莊貨,而是普普通通的貨物:鐵、煤、布匹、糧食、木材…… 他猛然驚省――澳洲人要得都是國用民生之物這個念頭突然闖進了他的腦海。他想到建奴和他貿易的時候,最看重的就是糧食、鐵器,往往愿意出大價錢收買――這和澳洲人倒有異曲同工之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