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鳳還鄉(xiāng)-《公主薄幸》
第(1/3)頁
陶景十五年,永清奉命前往西京燕闕,為十年未見的父皇賀壽。
朱雀門前,百年御柳正發(fā)新枝,春光旖旎,行車遲遲,結著赤錦的帷車輕晃,令她困倦不已,漸漸睡去。
身旁侍女蘇蘇見她睡顏恬淡,不忍驚擾,只小聲道:“公主,他們不讓我們把宿衛(wèi)帶進丹若宮。”
她睜眼,蹙眉問道:“誰?”
一聲極輕的怪罪,還帶著大夢初醒的意猶未盡,卻偏偏被那人捉住。
“臣。”一字隱有上揚的笑意。紗帷之外,隱隱綽約著一個騎馬的身影,丹衣繡黼,身形頎長。
這身丹朱朝服,必定是西京里皇帝另設的中朝官員,竟不自報姓名官職。
大燕時行中外朝官制,三公九卿只能在前朝理政,是為外朝;而侍中、侍郎、中常侍等郎官近臣由皇帝親信充任,可以進出宮禁,在皇帝身邊議政決策,是為禁中的“中”朝。
“西京的中朝官都這么不懂規(guī)矩?”她伸手拂開帷簾,正欲呵斥,卻對上一副頗為艷麗的眉眼,不帶一絲陰柔之氣,卻生得濃墨重彩,他靜靜望著你,分明端莊持重,毫不逾矩,卻好似顧盼神飛,仿佛一夜池塘盡生春草。
任誰望卻一眼,都會將他烙印記憶之中。
這樣不同尋常的美麗,她竟覺得似曾相識。
“臣還以為公主記得。”他隱有遺憾,翻身下馬,從容一拜,“臣侍中許巽,拜見永清公主。”
原來他就是許巽,許長歌。
“哦,許侍中。”她放下紗帷,“本宮的宿衛(wèi)怎么就進不得宮了?十年前父皇帶著尚書臺遷居西京修道,大修丹若宮,帶著拱衛(wèi)行宮的是東都朝京的禁軍虎賁、羽林二衛(wèi)。本宮今日也從朝京來,帶的也是禁軍中的金吾衛(wèi),難道還西京還缺這一點糧草供養(yǎng)區(qū)區(qū)一支金吾衛(wèi)么?”
她咬重了“糧草”二字。
永清五歲時,帝后徹底失和。皇帝自知懟不過世家門閥支持的皇后,直接撂下整個外朝攤子,住到西京燕闕去了,臨了還十分雞賊地遷走了尚書臺,猶能隔空草詔,給蘧皇后在朝政下點絆子。
這些年他也并非一味地愛道修禪,時常指點江山。
去年,中原大旱,皇帝趁機命尚書臺擬詔,說西京擁蜀隴千里糧倉,令三千太學生就食西京,意圖從蘧皇后手里奪回主宰人才選拔的權力。
如果西京連一支金吾衛(wèi)都養(yǎng)不起,那太學也可以直接遷回朝京了。
“金吾衛(wèi)當然養(yǎng)得。”許長歌的聲音清潤,瞥了一眼帷車后鐵甲森森,殺氣十足的軍士,低笑一聲,“但公主今日帶的,似乎不是朝京的金吾衛(wèi),而是蘧大將軍的私兵部曲。”
“那侍中就說錯了。”她倚回軟枕上,“這就是金吾衛(wèi)。侍中明明只在父皇身邊對策,怎么反倒管起禁軍的事了?”
“陛下命臣迎接公主入宮。”
許長歌抬頭,望著薄帷之后,身量漸成的小公主:“公主在信中對陛下說,欲擇臣為婿,臣如今來迎,公主卻似對面不識。”
他竟然曉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寨沟县|
万荣县|
湾仔区|
六枝特区|
威海市|
龙胜|
齐齐哈尔市|
牡丹江市|
油尖旺区|
新民市|
黎平县|
海安县|
五指山市|
安岳县|
宁陕县|
顺平县|
铜山县|
宜都市|
色达县|
屯门区|
木里|
黄平县|
小金县|
绥宁县|
灵山县|
白河县|
临高县|
岗巴县|
喀什市|
潼南县|
虞城县|
通化市|
阿合奇县|
石阡县|
荆州市|
广宗县|
元氏县|
名山县|
蒙城县|
巴楚县|
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