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零七章 絕對國力-《君臨戰(zhàn)國》

    辰凌鎮(zhèn)定下來,開始被玄女的驚才艷絕動了本心,一直都無法擺脫出來,現(xiàn)在一番滔滔不絕的言辭,讓他重拾了信心,不再覺得低人一等,學問不足,而是與玄女站在同一高度來平等對話。

    這種感覺,就好像一個在校大學生,與一位任職教授在對話,總感覺底氣不足,心里發(fā)虛,加上這個教授還是傾國傾城的大美人,任何男生一見,都要心神被震撼,束手束腳了。

    不過,預熱了一番,辰凌已經(jīng)對自己思維和觀點,重拾了信心,即使玄女再有才學,也是兩千年前的學問,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他還是有其它的方面,可以震撼玄女的。

    這就如同,那個在校大學生,忽然成了博士后,還拿到了諾貝爾獎,未必不會蓋過那些老教授。

    “清兒姑娘,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就要考慮一下根本所在,你說戰(zhàn)國七雄,實力雖有強有弱,但終究是差不太多,甚至任何一國,只要勵精圖治幾年,遇上明主,重用人才,就能趕超上去,不存在絕對的大差距,如此一來,發(fā)動統(tǒng)一戰(zhàn)爭,征服六國,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辰凌不答反問道。

    澹臺清兒皺眉尋思了一下,說道:“最根本,應(yīng)該是國力!”

    辰凌臉色一笑,點頭道:“不錯,外交、明主、良相、名將、兵戈、裝備、文化等等,都是很關(guān)鍵的因素,任何一點都能影響戰(zhàn)局和大勢,但最根本的還是國力,就像魯國、宋國、衛(wèi)國、中山國一樣,沒有國力,就沒有絕對實力,難以持久戰(zhàn),打兩年,就會分崩離析,拖垮了。”

    “因此,如果發(fā)動了統(tǒng)一戰(zhàn)爭,并能取得勝利,最根本就是國力,要消滅六國,就要有六國總和的國力,這包括糧草、人口、先進的生產(chǎn)力、兵馬軍隊等,當然,這六國總和,并非指完全疊加在一起,而是指,能同時應(yīng)對六國的各種變化和聯(lián)擊,如何核算下來,至少是某一個諸侯國的三倍整的實力,才能發(fā)動這場戰(zhàn)爭,與六國開戰(zhàn),在戰(zhàn)爭過程中,還要巧妙使用外交分化、逐一擊破等戰(zhàn)略,否則也會功虧一簣。”

    澹臺清兒聽后,陷入了沉思,這個是以前她沒有完全想通的地方,總覺得戰(zhàn)國混亂,應(yīng)該以戈止戈,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建立新的王朝,這樣使戰(zhàn)爭凍結(jié),百姓不再受苦難。

    她也曾夜觀星象,不斷演化棋局,思考如何發(fā)動統(tǒng)一戰(zhàn)爭,但必須有一個強國作為載體,要非常強大,卻沒有考慮這么周密。

    辰凌的一番話,讓澹臺清兒撥開云霧,一下子捕捉到了關(guān)鍵,前后一串通,原來有些看不透的事,忽然都明朗了。

    難怪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魏我粋€人身上,都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哪怕圣人,也無法做到全知全會,只是術(shù)業(yè)有專攻而已。

    “公子覺得,秦國的儲備,還遠遠不夠?非得七八十年后,才能做到?”澹臺清兒早在鬼谷子的卦象上得知,秦國要統(tǒng)一,至少要在百年之內(nèi),近五十年都無法做到,這需要數(shù)代的君王同心協(xié)力,鍥而不舍,朝著一個目標努力,中間只要出現(xiàn)一個昏君,那就功虧一簣。

    辰凌自然不能說歷史是這樣寫的,而是通過目前的局勢來分析,才有說服力:“清兒姑娘,咱們攤開地圖,你瞧,秦國在西部,有函谷天險,潼關(guān)、秦嶺、黃河要塞,隔絕東方,這是一大地利優(yōu)勢;秦國變法三十多年,的確后來居上,實力不弱,但也頂多與趙、齊、魏旗鼓相當,即便五國聯(lián)軍每次打到函谷關(guān),都被秦家擊潰,只要因為秦軍有這樣的天然優(yōu)勢,易守難攻,但統(tǒng)一戰(zhàn)爭卻不同,秦軍要東出函谷關(guān),向六國發(fā)兵,這需要秦國至少有百萬鐵甲雄獅,三分之一兵力留下來防御本土,三分之一兵力用來攻擊一個國家,另外三分之一兵力用來牽制它國破壞,堵住援軍的路線,這樣才有希望。”

    “百萬鐵甲雄獅,就是一百萬壯丁啊,就以三人為一戶,那也少三百萬戶人口,再說,人口之家,不可能都是壯丁,還有婦孺孩童,老人野叟,至少人口要達到五百萬戶,這是最少估計,目前秦國雖然有三十年的變法成績,但人口只有一百萬戶,還包括西戎很多部落,早有異心,因此沒有幾代的繁衍,難成大事,此乃其一。”

    澹臺清兒靜如明月,氣質(zhì)脫俗,有一種難言的光環(huán)籠罩,顯得無比圣潔,此刻的她,早已收起了仙子超然玄遠的神態(tài),而是收起了氣息,謙虛地聽著,臉色的神色不斷變幻,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正是關(guān)鍵,以前從未考慮這樣細致。

    “第二,糧草問題,百萬雄獅,征戰(zhàn)十年,需要多少糧草,天文數(shù)字,而且遠離本土作戰(zhàn),運輸過程中的消耗,相鄰國家征戰(zhàn),是五存一,跨一個諸侯國再作戰(zhàn),十存一都不止,如果從渭川糧倉運糧,去燕國打仗,至少要三十存一,也就是運輸三十萬石的糧食,只有一萬石的糧食能被送到,其它都在途中消耗掉了,而且壯丁都被拉去戰(zhàn)場作戰(zhàn),運輸隊伍更加龐大,至少要雙倍的人來運輸糧草,如果六十萬人在外作戰(zhàn),就需要一百二十萬人,直接或間接地服務(wù)于運輸,那么誰來種糧呢?春耕秋收,也同樣需要人力啊!”

    “何況秦國多山嶺之地,土地貧瘠,目前只有一處能做糧倉,那就是渭水八百里平原,能保證目前秦國的糧草供給,但只是三四十萬兵戈,在本土的消耗,而不是百萬大軍,遠征的消耗,差十倍都不止。盡管秦國有洛涇之水的平原,還有巴蜀的后倉,但這兩處,目前還沒有用武之地。”

    “洛水、涇水不是大旱就是大澇之年,十年中,幾乎收成不多,旱時收成減半,澇時收成亦減半,幾乎沒有豐收年;巴蜀道路崎嶇,無法運糧出來,而且巴蜀河流十年里八年泛濫,非旱即澇,自給自足都很困難,何況秦軍剛占領(lǐng)不足十年,當?shù)匚溲b反抗頻繁,每年都要投入兵力和糧草消耗,更別說往外運糧,填充國庫了。”

    “要改變這兩處,除非興修水利,洛水、涇水之間能筑起水渠,灌溉當?shù)氐奶镆埃禎潮J眨褪褚惨粯樱仨毰扇ヱv守官員,治理民政,等二十年后巴蜀民心歸攏,期間有精通水利人,改造巴蜀的河道,建水渠工程,便不利為有利,數(shù)十年后,才能變成糧草。”

    這一切,其實都是辰凌在后世看記錄片的時候,聽來的,講解大秦國興衰的時候,把這些都涵蓋了進去,秦始皇為發(fā)動統(tǒng)一戰(zhàn)爭,征調(diào)百萬雄獅,兩百萬苦力運糧,全國備戰(zhàn),每家除口糧外,一律上繳,所有男丁及婦孺,統(tǒng)一聽從調(diào)遣,全民皆兵都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而且秦國后來有了李冰的都江堰,鄭國的鄭國渠,才使得巴蜀、洛涇之地,變成了兩大糧倉,為秦國源源不斷提供糧草,否則,統(tǒng)一戰(zhàn)爭都是空談。

    清兒聽完之后,長長吐了一口氣,光著人口和糧草兩項,就難道了所有諸侯國,難怪以秦國蒸蒸日上的趨勢,還要七八十年的籌備,果然不是空談,對于辰凌的分析,打心底佩服了,但是轉(zhuǎn)念一想:不對,他說這幾十年內(nèi),有一個諸侯國會取而代之,這怎么可能,哪一個諸侯國能超越秦國的優(yōu)勢?這時候的玄女,更加充滿好奇了,眸光中多出一絲渴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源县| 汤原县| 永安市| 永胜县| 普安县| 教育| 合作市| 澄迈县| 昌邑市| 乌海市| 秀山| 齐齐哈尔市| 明溪县| 黄龙县| 山东省| 香河县| 平乐县| 双牌县| 青岛市| 额敏县| 沅江市| 黄骅市| 旌德县| 云安县| 陵水| 双江| 勃利县| 九龙坡区| 丰镇市| 富平县| 拉萨市| 林口县| 威海市| 色达县| 海林市| 柘荣县| 扶沟县| 正镶白旗| 兖州市| 乐至县| 松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