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是在家編了幾天的筐,來趟縣城,就賺了這么多錢。 這賺錢真的是越來越容易了! 江有成的嘴角幾乎咧到了耳朵根去,回去的時候,惦記著家中的劉氏,也惦記著這不漏水的竹筐主要是宋景韞先編出來的,功勞主要在他,便去那鹵味店里頭,買了一整只的鹵肘子和荷葉糯米雞,又去糕餅店里頭買了些紅豆糕, 桂花糕等糕點。 鹵肘子和荷葉雞這些東西, 鎮上也有賣的,平日里也時常吃著,宋景韞到是不覺得稀奇,到是那紅豆糕和桂花糕,雖然跟鎮上的鋪子里賣的一樣,可口感更加軟糯,吃起來也更加甜而不膩,這讓宋景韞頗為興奮。 “娘子,下次來給那康郎君送囊篋,能不能盡早一些?” 早點來送囊篋,就可以再來縣城買更多的糕點吃。 江米夏也知道小贅婿心中的盤算,對他貪嘴更是習以為常,滿口應下,“沒問題。” “下次來的時候,你要不要試試那個芝麻糕,黑黑的那個?那個吃著又香又甜,口感還是酥酥的,你肯定喜歡吃。” “好啊好啊。”宋景韞一邊往口中塞著紅豆糕,一邊頭點的小雞啄米一般。 接著嘿嘿笑了笑,“娘子,我的心思你怎么都猜得到?你可真是我肚子里頭的蛔蟲。” 江米夏,“……” 大可不必這么夸獎! 回去之后,江有成和宋景韞便開始試著編防水的囊篋。 有了編不漏水竹筐的經驗,這囊篋編起來的時候,在邊角處費了些時間,其他的大都輕車熟路,很快編好了一個。 為了方便書生們用,江米夏讓劉氏直接把背帶一并都給縫制好,編織了進去。 背帶是用細密針腳縫制的寬布條,背著絕對不勒肩膀,且江米夏專門涉及成了可以調解的肩帶,這樣無論高矮胖瘦,都可以根據自己所需的長度來調解。 等編夠了七個囊篋,江米夏和江有成,宋景韞三人,再次去了縣城,一路尋到了文德書院。 文德書院是縣城的一個書院,并非官學,但也頗為有名,是幾個鄉紳商戶一并捐贈的銀錢,建了這么一個書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