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書院請的先生德高望重,連帶著束脩也比尋常書院也便宜許多,尤其若是家中貧寒且讀書優異者,不但不收束脩,連飯食衣裳都由書院免費提供。 在這里讀過書的人,大都受過書院的恩惠,待功成名就之后,也都慷慨解囊,資助一二。 這般多年后,文德書院聲名在外,許多人對其十分敬重,且讀書人也以能夠在文德書院讀書為榮。 哪怕那些在縣學中領著稟食的秀才,也時常來文德書院這里來討教學問。 江有成知道文德書院的名聲,這會兒來的時候,心里頭是忐忑不安的,總感覺自己這樣的農家人,真是不該來這種地界。 宋景韞懵懵懂懂,知道的東西不多,倒沒有這般的壓力,只覺得這文德書院附近頗為清靜,周圍的樹木也是郁郁蔥蔥,給人一種祥和安寧之感,覺得十分舒服。 江米夏則是一門心思的想著打開這防水囊篋的銷路,這會兒只拎著那些東西徑直到了書院門口,問人打聽這康宜年是否在書院。 文德書院名聲響亮,招生嚴格,在這里讀書的人并不算多,大都彼此相識,即便不夠熟悉的,也知道姓名。 有人來尋康宜年的事兒不過轉了幾個人,便到了康宜年的耳中,康宜年也是急匆匆到了書院門口。 江米夏見人來的速度倒快,福了一福,“康郎君要的囊篋我們已經編好了,康郎君看看?” 康宜年看那囊篋編的十分精巧,連背帶都縫制的十分平整,便背在身上試了試。 “不錯,分量不重,大小也合適。” “雖說在家就已經裝水試過了,不過今日我也特地備了一桶水過來,康郎君試一試這防水的效果?”江米夏說話間拿起了水瓢。 “江娘子既是敢這般,這東西肯定不會差的。”康宜年拿了錢袋子,給江米夏結錢。 他這次,要三個,有兩個是給好友的。 上次給了一百文,這會兒給了江米夏一兩的銀子,江米夏拿了兩小串錢找給他。 康宜年還要回去讀書,并沒有過多停留,背了一個,左右手各自拎了一個,往書院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