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我為小姑感到難過-《巴垸》
第(2/3)頁
大侄兒家庭情況也差,差在家里的父母不干活,好吃懶做,生養了兩個兒子,只是生了下,根本不養,沒讀書考學,也沒吃公家飯的。老大聽從小姑父的安排還去學了個木匠,弄了收醬蘿卜的女兒做老婆,成了個家。小兒子也不讀書,不干活,整天游手好閑,最近被小姑父強蠻的趕出家門,跟人學泥瓦匠去了。
大侄兒兩口可謂勤爬苦做,生養了三個兒子,可是難過。所以大侄兒一年四季在外做木匠,留這個年輕奇丑的老婆在家里,養著三個孩子,也吃死了小姑。
小姑家一有個人客來,侄兒媳婦就叫三個孩子來幺奶奶家吃飯,素日去地里干活就將三個孩子放在幺奶奶家里看顧,說是祖奶奶在小姑家嘛!總之,小姑一個比大侄兒媳婦只長三四歲的前輩,完全承擔了父輩甚至奶奶輩的責任。大侄兒子與小姑父看去親兄弟一般,素日也是各自的名字呼來喚去,沒得個分別。大侄兒媳婦更是吃定了小姑,大事小事都來找小姑父。
小姑父的母親就是那個老妖婆,高高瘦瘦,二十幾歲守了寡。前面寫過,小姑父的父親是在那個特殊時期餓死的。個子太大吃不飽,還要囤給小孩子們吃,囤給坐月子的婦人吃,由此餓死了。可受苦受難的老太婆對兒媳婦并沒有多少仁慈之心,總是這里那里挑小姑的不是。
二姐說,有個夏天,她去幫小姑家割高粱,她家的老妖婆一天里嘴巴沒停過,很瑣碎的事兒也要把小姑說一頓。老太婆就那樣說個不停,直說得二姐飯吃不進飯,也跑到小姑家的屋山頭哭,心里亦為小姑感到難過。二姐說,從此之后的暑假,她再也不去幫小姑割高粱了。
小姑父那個臉上長滿麻子的大哥,每次小姑娘家無論誰來,吃飯時,他都要準時來,望著小姑做的一桌好吃的菜,口水都流出來,滿臉麻子笑得一粒粒看得一清二楚。大家一看見他的臉,就吃不進去了。
盡管這樣,我還是極喜歡去小姑家,極喜歡吃小姑做的飯,圍著那大方桌,邊吃邊喝,邊就小姑家的菜園,飯菜,與屋山頭的黑魚浹談論不休。
有次我與堂弟建、鹿女三一起去到小姑家玩,下了大雨,不能回家。小姑帶我們到高粱地里拾蘑菇,田地一片寬闊新鮮,田間露著又尖又長的高粱樁子,也露著又白又嫩的蘑菇。蘑菇拾回家打湯喝,可是美味佳肴。我們從來沒見過那么多好看又好吃的蘑菇,還不要錢買,真是高興極了。堂弟建因為高興過度,得意忘形地一不小心摔到了,摔在又尖又長的高粱樁上,將小腿刺了洞,流了好多血。小姑嚇得好久不敢回娘家。
我們回家時,小姑一再貼近我們的小耳朵交代,誰都不準跟家里人說她婆家的事。就是如此過著的小姑,心里每日還惦記著娘家的七兄八弟的,也真是為難了。小姑在娘家也完全不似在婆家的樣子。
小姑父倒是快活,在家吃飯,也像九江叔叔那樣把碗在桌子上轉圓圈,九江叔叔轉碗是逗孩子們開心,而小姑父是為發泄內心的怨氣。有時,小姑父還將碗蹦地一聲扔在地上摔碎了,一家人在桌子上吵得不可開交,小姑也不吃飯了,抹著眼淚跑了,只剩那老太婆在屋里罵人。
我都不知道他們為什么吵架?老太婆又為什么要罵人?她不曉得我也是客,家里來客人了,怎么還吵架?想必是素日的習慣。說實話,我們都不想再往小姑家去玩,可小姑家菜園的西紅柿一壟一壟的切近地面,無限親切。小姑借來的米煮的飯好香,菜也好吃。每次見他們飯桌上吵架,心想,吃罷飯便回家,再是不到小姑家來了的,可剛回到家,心里就又想著要去。去了之后,小姑家的那一幕幕又會重演,我仍舊跑到小姑家屋山頭流淚,為小姑感到難過。
小姑在婆家沒有親人似的過著。
母親,二嬸子,三嬸子從沒去小姑婆家走動過。平常人家里的姑嫂走得可是熱乎,唯小姑與母親嬸子們生疏。
二嬸子一開口就說,小姑父是個黃腿,天皇,不去黃腿天皇家!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郑市|
大同市|
胶南市|
大丰市|
长武县|
福清市|
漳州市|
刚察县|
宿松县|
来宾市|
陕西省|
四子王旗|
临澧县|
天柱县|
峨山|
肃宁县|
九台市|
来安县|
铜鼓县|
霍州市|
宣武区|
通化市|
喀什市|
旬阳县|
名山县|
武汉市|
鄢陵县|
辽阳县|
彭水|
陆川县|
上虞市|
连南|
安仁县|
馆陶县|
曲水县|
资源县|
永福县|
霍林郭勒市|
拉萨市|
杨浦区|
正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