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汰病了,住進石頭市人民醫院,先前寫過。本來鹿女決定讓陸仔去醫院照顧她,陪她度過人生的最后時光,讓她享受些天倫之樂。無論怎樣,她艱辛勞頓的一生,都是作為晚輩所應該顧念尊重的,也是我輩對前輩的顧念與尊重。鹿女覺得,吳汰需要她最疼愛的幺兒子陸仔陪著,自己就不去打擾他們母子的這份寧靜就是,鹿女很同情尊重她所飽受的苦難。 吳汰從娘子湖攜全家老少逃荒到河口鄉后,在靠近故道的最東角的堤腳下,搭了個柴棚,整了塊菜地,開了些荒,種上了稻谷小麥玉米,開始她在前天鵝洲時期的鄉人生活。那些作物,或多或少會收點,菜燉米粉,比喝娘子湖的清水營養得多。孩子們日漸的臉色正常。 這么說吧,吳汰從故河口街一大戶人家的老板,沒落到一個靠體力勞動維持生活的農民,還是適應的。轉型成功。起碼比深受打擊一蹶不振的她的男人郭大少好很多。吳汰并非意志不堅定之人,相反她意志非常堅定,要不,也不會從一個童仆,童養媳嬗變到古老虢國的后人郭老爺子得意的兒媳婦。郭氏家族商業帝國的少東家郭大少的老婆,且緊緊掌握著一大家人的命運。為何日子好過了,倒還愚鈍呆滯了? 倘若故河口不大奔岸,那種自給自足的小農家日子長久,吳汰總不至于沉淪此模樣!可惜那樣的日子并不長久,就在菜地長得最好,稻谷快要豐收時。上面突然下達命令,凡所長江邊岸的人家遷走,筑堤。她小屋與開墾的荒地所在的段面,正是長江邊岸,要遷走,筑堤! 她辛苦勞累整治的家園,就被農人東一鐵鍬西一鋤頭地連根帶葉挖去。 那時國家修筑長堤的文件,就是軍令,誰敢違反誰坐牢去。 望著救命的墾荒菜地,被人東一鍬西一鋤頭地挖掘一空,吳汰撲地抱土,嚎然大哭。用她的話說,自己是那個時期最窮苦的人。苦的是沒有個人替她分擔,窮的是身體有了毛病,干不起重活。身體的毀滅導致了貧窮,與生的希望破滅。吳汰無論什么時候講到這些,都會哭泣,語無倫次。 吳汰有些記憶卻是混淆的,總體看,她的病確是坐月子遭受了非人的磨難得來的。一說是生了大月姐才兩天,就去挑堤挑出來的。你說生孩子才兩天,怎能去挑堤,怎么不挑出毛病來,現在的女人生孩子了,啥事都不做,休息兩年,也有不了原的。 鹿女就說:“您老干嗎要在月子里去挑堤,不能休息幾天?都挑下了終身不治愈的毛病,一輩子病病怏怏的,豈不虧大了!” 吳汰就說:“我的幺媳婦,我愿得嗎?我沒辦法,不挑能乍辦?家里只有我一個勞力,你大伯有氣喘,兩次失火熏的,干不了重活。我不去挑,就要被清工退隊,退隊了咋辦?全家人都得餓死。好不容易入隊,不挑能行嗎?挑都不說,還要打著赤膊挑,天寒地冷,雪直嗡嗡,打著赤膊挑堤,不是折磨人?” (吳汰生了十一個孩子,活下來的只有六個,前面五個都丟了,郭老爺子請人看,說孩子們與父親無緣,往后得改口,就跟他在家里的輩分叫,由此孩子們一直叫他們的父親郭大少為大伯。) 鹿女挺困惑,就問:“都什么年代,秦朝建筑萬里長城嗎?都不知為何要打著赤膊挑堤?不打赤膊一樣可以挑,秀肌肉嗎? 吳汰就說:“我的幺媳婦,你是沒吃過苦,沒經歷過,不曉得打赤膊挑證明你挑得快,不打赤膊證明你偷懶。打赤膊多冷,只有拼命地挑,身體才發熱,要不會凍死。即使打赤膊挑,如果走得慢,監工一皮鞭抽來,打得你個皮開肉綻,多是支撐不住,還不倒在雪地里凍死。” ……吳汰后面一番話,說得鹿女是心驚肉跳,自是不敢再深問。 很難相信吳汰這話的真實性。大月姐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生,與我大姐玉英年歲差不多,我母親也挑過堤,怎么從沒聽母親說起過?也許是看世界的角度不同。也許是出生的身份不同。母親一個農家婦,挑堤打溝都家常便飯,沒覺得苦。可吳汰怎么說也是個街上人。當初故河口街米店老板娘,故河口有碼頭的大戶人家的兒媳婦。用現在的話說,由個街上人轉變農民干起了農活,當然感覺苦。當對挑堤的感受與體驗不同。難免會夸大其詞,擴大苦。不管真實與否,但吳汰確實在月子里落下了半身不遂,癱瘓了四年,還在一夜之間歪了嘴,好端端的一個臉上五官挪了位置。 郭大少悲痛不已,一大家子的主力倒下了,還有誰來支撐? 郭大少沒辦法,背著吳汰步行到流港農場的大醫院去醫治。他本有氣喘,煙子熏壞了氣管,傷了元氣,何以經得住如此的長途跋涉與風雪寒冷,就此倒在雪地里,爬不起來。由此落下了永久性風濕性關節炎,至死沒好,也一度癱瘓在床。大半輩子走路都沒伸直腰,勾著。就是那個非常時刻,郭大少的親弟弟郭二少,成家立業,為了搶奪家產與老父母反目成仇。 郭大少那次之所以去流港農場求醫,其實是想去求助他那當兵轉業回來在流港農場國營單位采購站上班的弟弟郭二少!確實,郭大少一大家子在新的村莊河口鄉過得不甚好!不想,半路上,自己發病栽倒,沒去成! 還有一說,吳汰的嘴歪是下水搶勞籽留下的后遺癥。 吳汰經常對她的幺兒子說:“陸仔我的兒,那時我生了你大哥才兩天,雨下得河水漲,田地被淹,你祖父在屋山頭的荒地種了好明個的勞籽,子粒飽滿,正待收割,卻要被水淹。你祖父硬要我去搶,我在齊腰深的水里泡了兩天,一路的水面浮著我身體里的血,兩天之后,等勞籽搶上岸,我亦倒在血泊中,從此癱瘓,多年不起,嘴也歪了,臉也變形了,我一直不能原諒你的祖父,鬼叫他要我在月子里下水搶勞籽的,害我一生……” 吳汰說這些時,總是雙眼發呆,語不達意,憤懣不已。并不像我的祖母友打卦,面臨曾經的苦難那般的堅定而超然,從不跟她的子孫們講。 總之,吳汰對自己曾經遭受的災難苦楚,刻骨銘心,可具體的又說不清晰,但有空閑又會拿出來說,作為后人必須孝順她的資本。全世界的人都欠她的。氣特別大,一點不如意,便尋死覓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