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以說,我早期的結構是這樣的。 矛盾a開端——矛盾a發展——矛盾a解決——善后/過渡/情節舒緩——矛盾b開端——矛盾b推進…… 受到之前兩次追訂下滑影響,我的行文結構,從9月的《夢之卷》下半段開始,變成這樣: 矛盾a開端——矛盾a發展——矛盾a解決的同時,無縫讓矛盾b開端——矛盾b推進…… 一段時間之后,我也得到了讀者的反饋。有讀者就反映說,節奏似乎太快了。 現在想來,是我產生了錯誤的歸因。 我看見讀者是在高潮過后矛盾解決/情節舒緩的部分流失的,以為只要把每個情節階段的尾聲部分和兩個情節結構之間的過渡部分刪除,把平淡的部分去掉,就能規避問題。 實際上,這種做法的弊端是,故事從張弛有度變得過于緊繃,長期來看,未必是有利。 那么,別人的作品、那些暢銷作,到底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優秀的創作者,是怎么做到既張弛有度,又能持續吸引讀者呢? 我想了很久,研究了大量的故事,終于得到了答案。相當遺憾的是,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故事已經臨近完結,已經很難對大綱和敘事節奏進行臨時調整了。 那些有經驗的優秀創作者們,究竟有什么秘訣? 我們下章說。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