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巷東張家第六代大匠張鐵錘……”“劉家第四代大匠劉猛……”“巷西張家第七代大匠張貴……” “許家第五代大匠許大?!? “遵奉夏侯氏之令。”“愿履行祖諾,遵奉夏侯氏之令?!薄白穹钕暮钍现?。”“……之令!” 更多人往前一步,大聲喝道:“游家祖訓(xùn)……”“周家祖訓(xùn)……”“彭家祖訓(xùn)……”“夏家祖訓(xùn)……” “愿履行祖諾,遵奉夏侯氏之令?!? 聲聲慷慨,聲聲鐵,字字恢弘,字字鋼! 不多時,二十八個以打鐵鑄兵之術(shù)為傳承的世家,二十八家鐵行,二十八位當(dāng)家大匠,無一例外,都表示愿意遵從一百余年前,各家祖宗許下的諾言,奉行夏侯氏家主之令。 時遷和王佐在一旁早看呆了,武松目**光,哈哈大笑,曹操捏了捏拳頭:“血脈不斷,誓言無悔,方不失我漢家男兒之風(fēng)骨也?!? 夏侯虎文弱的面龐,此刻亦是豪情激蕩,一連說了三個好字:“好,好,好!難得諸位大匠如此重諾!我夏侯虎,夏侯氏當(dāng)代家主,今日明告諸位,我如今已奉青州節(jié)度使武植為主,誓要助他重振漢家雄風(fēng),諸位既然不忘前約,不妨隨我同赴青州,以助吾主功成?!? 曹操心知該自己出面了,當(dāng)即走到夏侯虎身邊,高聲道:“在下陽谷縣武植,江湖人稱‘武孟德’,如今平王慶、田虎有功,忝為青州節(jié)度使!我此次歸返,欲練雄軍,內(nèi)平不臣,外掃胡虜,若得諸位大匠相助,便如猛虎添翼!” “諸位隨我去青州,無須以生計、產(chǎn)業(yè)為念,汝等皆世上之信人,我今亦與汝等相約四事:第一,搬家耗損,路上資費,皆由我出;第二,去青州后,所有店堂、居所,悉數(shù)為汝等重置,不須花費一文;第三,汝等未來所產(chǎn)器械,皆按優(yōu)良評級分付錢財,保汝等有豐利余財;第四,汝等子弟若有杰出者,或讀書入仕,或習(xí)武從軍,皆由我來包辦,此四事者,我言之,爾等聽之,天地證之!” 曹操這番承諾,雖然并無什么慷慨豪言,但一件件一樁樁都是最關(guān)切生計的主張,那二十八個匠人聽了,齊聲歡呼。 按他們本來想法,此次只為報答各家祖上所受大恩,哪怕因此要傾家蕩產(chǎn),也索性置之度外,結(jié)果聽曹操說完,非但不須那般悲壯付出,反倒有許多便宜好賺,一時間都不由眉開眼笑。 這些大匠絕技在手,誰沒幾個江湖上的豪好朋友?因此“武孟德”三字,當(dāng)真是如雷貫耳,再加上節(jié)度使官銜加持,沒一個懷疑曹操浪言,做不到所承諾的事情。 三日后,大小車輛二三百余,自打鐵巷出汴京,往日里金鐵交擊聲不覺、青煙火光不斷的打鐵巷,頓時一空。 出城匯合大軍,望東行了數(shù)日,一支快船沿大河追來,卻是此前借給老劉的袁朗、柳元、山士奇、云宗武四將,功成身退,覓了只船兒赴山東,恰好相遇老曹大隊。 故人重逢,自然歡喜,老曹下令早早宿營,款待四將歸來。 席間四將口說手劃,說到配合劉延慶奇襲晉寧州,田豹遁逃,卻被京兆弘農(nóng)節(jié)度使王文德、清河天水節(jié)度使荊忠率領(lǐng)西軍堵住去路,劉延慶銜尾追殺,一場大戰(zhàn),斬殺反軍十余員有名將佐,田豹本人也被劉延慶一支隨緣箭射落馬下,卻被荊忠搶功,先行取了人頭,兩軍為此幾乎火并,劉延慶氣憤憤帶了本部,回師西京,他四將告辭了老劉東歸。 曹操聽了搖頭不已:“老劉也是西軍宿將,說來他們都是自家兄弟,為爭功勞鬧到這般難堪,可見那個荊節(jié)度為人必不爽利?!? 又行幾日,追上杜壆等人所領(lǐng)大軍,他們自到了山東境內(nèi),一步慢似一步緩緩而行,正要等曹操來會師。 再行一日,眼見到了梁山泊境內(nèi),忽然一聲鑼鼓響動,四下喊聲,動地驚天而起,杜壆、袁朗等新收將佐齊齊一驚,各自掣出器械,便待廝殺,盧俊義大笑,連忙攔住眾人:“慌什么,伱們不聽喊得是什么么?” 幾人細(xì)聽,原來漫山遍野,皆呼一句話:“恭賀武大哥得意歸來!”只因喊得人太多,四下傳蕩回音,因此難聽真切。 杜壆等震驚道:“武大哥在山東,竟然有這般威勢?”扭頭看去,卻見曹操滿臉狂喜之色,大笑道:“吾之梁山兄弟來也!” 說話間,前面征塵亂起,大地震動,數(shù)千騎狂奔而來,為首數(shù)十個好漢,衣甲鮮明,形容各異,卻都是滿面歡容,居中一條八尺大漢,哈哈大笑:“武兄,想煞我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