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這是…… 張家寧還在候考室里面想著沈放那盒子里到底是什么東西,可沒想到,竟然聽到了嗶哩吧啦的聲音。 這,這中戲怎么還有嗩吶? 張家寧就感覺自己好像回到了老家,途中遇到了哪家辦喪事。 這年頭,好像娶媳婦都很少請這種鑼鼓隊了,特別是吹嗩吶的少。 可再一聽,忍不住驚呼出聲。 “《菊次郎的夏天》!?” 話說她89的,真真的一個小姑娘,原本她也不知道這個電影,還是小舅給她補課的時候,才看過這部片子,當時看的那叫一個歡樂。 里面的北野武實在是太搞笑了,那個小孩子正男也實在是好玩,這小家伙一張胖胖的臉蛋兒,卻總是給人一種委委屈屈的感覺。 張家寧當然不知道,這種面相在十幾年后被稱為大冤種之相。 可不管怎么樣,這是一部很有趣、很搞笑的電影。 現在用嗩吶吹奏這部電影的主題曲,有些怪,但好像更加歡樂。 這個候考室里面,可還有其他同學呢。 “這什么呀!?” “誰呀!誰在吹《菊次郎的夏天》,怎么能用嗩吶?” “有沒有搞錯?這要是讓rb同行知道了,會怎么想我們?” “要是讓北野武先生知道了,他會怎么想?” “這太丟臉了!” 許多同學七嘴八舌,義憤填膺。 其實,大家又不是什么傻子,早就想到了,大概就是之前去考試的那個沈放。 小道消息傳言,經過了初試跟復試,沈放的排名可不低。 卻在這時,有人出來講了一句。 “如果北野武先生知道這件事,我敢打賭,他肯定是笑的非常開心。” 張家寧聽了這話,她忍不住看向那人。 她是個女生,長的嬌嬌小小,比自己還要嬌小,但自己又很佩服她的大膽。 也許是被這位姐姐的勇氣所感染,張家寧也忍不住說了一句。 “反正,在這里說什么也是徒勞。” 這姑娘看似文靜,但卻又很善于懟人。 一時之間,這候考室里平靜了許多。 …… 中戲的大門真的很好看。 掛著兩只紅紅的大燈籠,映襯著里面那寫著中央戲劇學院的牌匾。 古色古香,韻味十足。 沈清泉今年50了,他跟老婆王桂芝屬于農村里面晚婚的,這也算是響應了國家號召。 結婚20多年,沈放其實不是他們唯一的孩子。 只是沈放他哥命不好,身子骨也弱,早早的就沒了。 等到沈放降生,他們兩口子是寶貝的不得了。 沈放這孩子喜歡新的玩意,沈清泉心里也是明白,這年頭什么都講究個‘新’,老的舊的確實沒啥吸引力。 在東北,就算是農村的孩子,那也要讓他上學,這可是不敢耽誤的事情。 上了學,能學到更多的東西,學的東西越多,孩子的心就會更野。 沈清泉知道這個道理,他也明白沈放有一天一定會從村里走出去。 更明白,這小子不會像他一樣一輩子琢磨個嗩吶。 可是,自己這一身的技藝,怎么說也得找個人傳下去才行。 畢竟這是祖輩傳下來的東西。 就這樣,他們爺倆頂牛了。 之前聽老伴兒說了兒子要考北影、中戲,這事兒他并不想耽誤兒子,甚至還想來看看,可又抹不開面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