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到了洛陽城南香山寺,華山與黃陵兩派聚首,蕭瑾裕見黃陵派呂晴雪居然傾派而出,意欲與少林寺不死不休。 兩派合二為一,兩個時辰后便至嵩山腳下,眾人眺望少室山,只見蒼蒼峻拔,云霧繚繞,巍峨不可攀。 上山的路雖然是人工打磨出的山道臺階,但是蜿蜒曲折,足有八九里長短,眾人拾階而上,卻見山道兩旁古柏挺直端秀,樹藤作花柏頂,燦若云荼。 片刻后,眾人來至寺門前,只見黃墻碧瓦,院墻內(nèi)樹木森森,雕梁畫棟隱于其間,寺門前豎著本朝太宗皇帝御筆親書的石碑。 石碑上載著太宗皇帝為秦王時,帶兵征討王世充,少林寺武僧志操、惠錫、曇宗等一十三人投軍李世民麾下,替李世民生擒敵軍大將王仁則,立下赫赫戰(zhàn)功。 李世民稱帝后,對少林武僧大加對賞,賜少林寺田地四十頃,水碾一具。十三棍僧俱受封賞,封曇宗為大將軍。 少林寺大門緊閉,從里面?zhèn)鱽黻囮嚧呷擞恼b經(jīng)聲。韓碧虛戟指罵道:“直娘賊,賊禿驢們倒是跟沒事人似的,貧道這就砸了他的山門!” 呂晴雪忙道:“師兄莫要沖動,蕭掌門在此,咱們要對少林寺先禮后兵。” 韓碧虛性格急躁,雖比呂晴雪大上好幾歲,但呂晴雪是本派掌門,他只得怏怏退下。 呂晴雪笑道:“蕭師弟內(nèi)功深厚,還請蕭師弟通報一聲吧,省得大和尚們裝聾作啞。” 兩派從貞觀年間盟誓建交,是以算得上是世代交好,呂晴雪與蕭瑾裕剛好算是同一輩人,是以二人便以“師姐”、“師弟”相稱。 蕭瑾裕推辭不了,便高聲喝道:“黃陵呂晴雪,華山蕭瑾裕攜門人弟子不告而來,望貴寺大開山門。” 蕭瑾裕使的是上乘內(nèi)功‘千里傳音’妙法,此等妙法雖號稱‘千里傳音’,卻不能真的聲聞千里。 不過只要中間沒有大山之類隔擋,內(nèi)力高深之人可以聲傳數(shù)里,并聽起來如同人在身旁說話。 蕭瑾裕話音剛落,少林寺內(nèi)誦經(jīng)聲戛然而止,不一會兒便傳來數(shù)十人走近的腳步聲。 其時涇原兵變和四鎮(zhèn)之亂甫過,天下剛剛恢復(fù)幾分安定。再加上之前的安史之亂,這數(shù)十年間,中原板蕩,戰(zhàn)亂不堪。 中原百姓流離失所,滿目瘡痍,天下道觀寺院泰半毀于戰(zhàn)火,少林寺禪武并重,少林武僧名震天下,使得少林寺并未毀于戰(zhàn)火,反而獨善其身。 少林俗家弟子眾多,遍布天南地北,雖封山閉寺多年,遠離江湖是非,但江湖上的大小事卻也瞞不住少林寺的大和尚們。 華山、黃陵問罪少林一事早被獲知,兩派之人才到嵩山地界,少林寺便已得知其人數(shù)幾何,幾時可至山門前。 少林寺對有人闖寺上門踢館,不說早已司空見慣,也算見怪不怪了,是以連早上功課也沒耽誤,并不是全然不把兩派放在眼中,而是戰(zhàn)略上藐視,戰(zhàn)術(shù)上重視。 wap. /73/73759/31286314.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