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十四章 兵法之上的兵法-《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


    第(1/3)頁

    聽李孟羲這么一說,劉備再仔細一看,一想,兵法十三綱目,不再是十三個孤零零的難記憶的詞了,而是上下有關聯。

    瞬間,記憶難度低了數倍。

    難怪,李孟羲能背的這么塊。原來是自己不得訣竅。劉備感慨。

    一旁,手持火把給劉備照亮的關羽詫異無比的看著蹲在地上的李孟羲。

    關羽都把兵法讀爛了,他實在沒想到,總綱里竟還藏著玄機。

    天,人家讀兵書都是研究里邊的兵法,誰盯著目錄研究?。

    所謂綱舉目張,或許最簡要的兵法要義,就藏在兵法十三篇的目錄之中。

    戰未起,【始計】敵我軍力,【作戰】備,而后【謀攻】。

    及戰,大需觀敵【軍形】,小需觀敵【兵勢】,然后,可知彼之【虛實】,戰起,敵我【軍爭】。

    勝負一戰分定,而戰或未止。

    乃行,天象有【九變】,【行軍】需察,【地形】博雜,有【九地】需辯。

    克敵未果,可慮【火攻】,再未果,可【用間】。

    《孫子》十三篇,綱目上下慣連,是一場完整的戰爭的從頭到尾。

    關羽細思之后,震驚莫名。

    孫子全篇六千余字可讀,世人讀兵法,誰曾細究過綱目區區幾十字?

    關羽順著李孟羲打開的思路,繼續往下思考,有了意外所得。

    關羽感慨,熟讀兵書十數年,本以為早已把兵書翻爛,不想今日又有新得。

    綱目十三條潛藏之深意,或許可為《孫子》兵法之上的兵法。

    關羽又震驚了,不是第一次了。

    李孟羲其實沒這么想,他是為了方便記憶,看綱目從上到下,語義像是有些發展和延伸的意思,然后他在不知兵法詳細內容之時,單根據綱目的字面意思,把十三個綱目,十三個詞,按語義相近的方式分了幾個小塊,目的同樣是方便記憶。

    這就顯示出了漢字的強大,孫子兵法創造了很多漢字詞語,流傳至兩千多年后,字意還是一樣,讓向前穿越了兩千年的李孟羲,理解起來《孫子》十三篇的綱目一點難度沒有。

    并且在李孟羲根本沒有深究,且不知覺的情況下,李孟羲能憑借語感,陰差陽錯的找到了詞語之間的關聯。

    而剩下的都是關羽的腦補。

    “玄德公,你為什么不讀出來呢?”李孟羲奇怪劉備背書嘴不動光看眼睛去記憶的方法。

    “人有五官,亦有五感。記憶之時,單用一感,一倍之速,若五感齊用,五倍之速。

    背記之時,眼觀,口訟,手寫,三感共為,記憶飛快,不妨出聲朗讀試試。”

    李孟羲可太討厭背書了,但是再討厭,從幼兒園到初中,一直被老師們教導記憶的方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铜陵市| 伊金霍洛旗| 宁河县| 托克托县| 昌平区| 甘谷县| 新安县| 达尔| 淮滨县| 苏尼特左旗| 广平县| 蒲江县| 淄博市| 呼和浩特市| 大竹县| 长丰县| 徐州市| 来凤县| 贵南县| 永康市| 潼南县| 紫阳县| 阳泉市| 连江县| 三穗县| 克拉玛依市| 鄱阳县| 南雄市| 那曲县| 施秉县| 临高县| 陆丰市| 山阳县| 洱源县| 广东省| 静安区| 平谷区| 沙雅县| 镇平县| 会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