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正文卷第737章燕京烤鴨的兩大流派!劉波:墩墩你干嘛拍我腿啊?【求訂閱】“景區沒有烤鴨爐,也能做烤鴨嗎?” 石文明挺想嘗嘗大侄子做的烤鴨,但景區幾個餐廳都沒有專門用來做烤鴨的烤鴨爐。 烤鴨爐的砌法比較復雜,現在動手砌也來不及。 沈佳悅想了想店里的烤鴨爐,覺得確實有些難度,她剛要問問,林旭便笑著說道: “烤鴨沒你們想象的那么復雜,樓下廚房里做燒鵝的不銹鋼烤爐就能做出來,另外做燒豬的地爐,也能做不見明火的燜爐烤鴨。” 烤鴨分為兩個流派,一種是掛爐烤鴨,一種是燜爐烤鴨。 兩個流派的烤法和爐子都不一樣,算是烤鴨圈內的兩種發展方向。 首先說掛爐,掛爐烤法用的烤鴨爐沒有門,一般都很高大,用的燃料是果木,明火烤制。 在烤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用長桿挑著烤鴨進行翻動,調整烤鴨和火焰的距離,以此讓烤鴨在成熟的同時,顏色也深淺一致。 而燜爐烤法,跟西北烤全羊和廣式燒豬很相似,鴨子封進燒熱的爐里面,利用烤爐的余溫把鴨子燜熟。 整個過程不能打開查看,不翻動鴨子,烤制的時間全憑經驗把控。 兩種做法區別很大,做出來的鴨子也各不相同。 掛爐烤鴨因為是對著明火烤制,鴨子皮下的脂肪已經被烤化,皮和肉分開,所以鴨皮口感香酥,鴨肉香味十足。 而燜爐烤鴨相對密封,濕度更大,鴨子吃起來更嫩,鴨皮軟和,沒有那么強烈的酥感,至于鴨胸部位,更是喧騰如發面,跟明爐烤鴨有著很大差別。 兩種烤鴨的難度都挺大,都對烤鴨師傅的經驗有著很大的要求。 但相對來說,明爐烤鴨難度更大一些,整個烤制過程中,幾乎不能有任何差池,雙手抓著長桿,需要不斷翻轉挪動。 快烤好的時候,還要挑著鴨子,把鴨子的襠部靠近火焰反復燎制,這一步在行業內被稱為燎襠。 除了做法不同之外,兩種烤鴨的吃法也不相同。 掛爐烤鴨因為皮脆肉嫩,吃的時候會專門把皮和肉分別片下來裝盤,皮蘸糖,肉蘸醬,別有一番滋味。 而燜爐烤鴨皮更喧騰,上桌時會連皮帶肉一塊片,每一片肉都帶一片酥脆的外皮。 現在景區確實沒有烤鴨爐,但想吃烤鴨還是沒問題的,甚至掛爐燜爐兩種烤鴨都能做出來。 有外掛嘛,就是這么任性。 一聽燜爐和掛爐兩種烤鴨都能做出來,沈國富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他斟酌片刻,一副“我為大家著想”的架勢說道: “俗話說,好事成雙,既然小旭兩種做法都會,那要不就都做出來吧,正好咱們殷州這邊的親戚對烤鴨了解不多,都嘗嘗嘛。” 韓淑珍無奈的瞥了丈夫一樣,說這么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話,我看是你想吃吧? 身為京城人,又是醫學世家,韓主任從小就不缺烤鴨吃。 但這些年來,還真沒同時吃過掛爐和燜爐兩種做法的烤鴨,所以也多少有些心動,想嘗嘗這兩種烤鴨的區別。 林旭一看親戚們都挺感興趣,便說道: “行,那就明天做吧……不過今天得先把鴨子準備好,免得明天誤了時間。” 這事兒老沈比較在行: 我這就給老黃打電話,讓他從京郊的養殖場挑幾只活鴨送過來,保證足夠新鮮。” 做烤鴨不能用散養鴨,也不能用水鴨,而是要用京城地區特有的填鴨。 所謂的填鴨,就是每天定時由技術工人將調好的飼料,一團團塞入鴨子食道中進行喂養的方法。 這種喂養的鴨子幾乎不會自己進食,由此也衍生出“填鴨式教學”的說法。 填鴨生長期比較短,一般四十來天就會出欄,肉皮白皙,肉質細嫩,是做烤鴨的最理想選擇。 老沈剛要打電話,陳美亮說道: “不用打電話,我讓人送幾只過來就行了,現在京城周圍的養殖場因為成本太高,都往這邊遷徙了,附近我一個朋友就在搞這種專供烤鴨店的填鴨養殖。” 附近就有,那就太方便了。 林旭說道: “二舅,你明天讓人送來八只鴨子吧,咱掛爐燜爐一塊兒做,看到底哪種味道更好吃。” “沒問題,等會兒我就打電話通知。” 飯后,親戚們開始收拾剩菜,喜歡什么就打包什么,剩下的交給春生表舅,他喜歡吃折菜,會一并打包帶走。 林旭來到樓下,把剩下的燒豬分了一下,讓親戚們都各自帶走一塊。 正忙著,劉波他們開車來到了院里,見林旭正在忙著剁燒豬,立馬湊了過來: “啥情況?又上新菜品了?” 林旭說道: “今天我奶奶過壽,特意做了一只燒豬,這是壽宴剩下的……” 說話的時候,他輪起菜刀,快速斬切了一盤,遞給了劉波: “這是銀杏園的菜品,嘗嘗咋樣。” 劉波也沒客氣,笑著說道: “那我就沾沾老壽星的福氣……” 他接過去,卻沒有直接吃,而是讓身邊的小弟送到餐桌上,他自己則是返回車里,從后備箱拿出一個精致的盒子,里面是一方金絲銹的云錦。 “老壽星在哪?前幾天出去自駕游,在云錦博物館買的了塊云錦,正好送給咱奶奶祝壽。” “劉哥你這太客氣了吧?” “這有啥,你要在朋友圈說這事兒,我今兒一大早就來了。” 林旭領著他來到樓上,這會兒老太太還在包房里,老家幾個親戚家里鬧了點矛盾,正請老太太出個主意呢。 “奶奶,劉波來給您拜壽了。” 剛進來,林旭就喊了一嗓子,里面的說話聲立馬停了下來。 老太太起身笑著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