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正文卷第717章剛獲得的技法,這不就有了用武之地嘛——燈影牛絲!【求月票】“鴨子需要先淋炸,而不是直接放進鍋里。” 鍋里的油溫達到五成熱的時候,林旭將準備好的鴨子放進了一個大漏勺中,將漏勺放在油鍋上面,另一手拿著勺子,舀著鍋里的熱油淋在鴨子身上。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提前將鴨皮表面的水分炸干,這樣整只鴨放進去,鍋里的油就不會劇烈的沸騰了。 而另一個好處是能夠讓鴨皮均勻上色。 鴨皮表面掛著一層麥芽糖水,假如直接放進油鍋里,劇烈沸騰的油脂有可能把麥芽糖水沖掉,導致上色不均勻,甚至沒有效果。 色澤是賣相的一大看點,假如色澤不均勻,會直接導致菜品出現翻車等情況。 所以為了上色效果更好,要先用淋炸的方式,讓麥芽糖提前給鴨皮染上顏色,然后再按照常規的做法進行烹制。 “原來需要先淋油啊,確實挺簡單的。” 石文明說了一句,覺得這種先炸再進行烹制的做法,跟北方的燒雞很相似,所謂逢燒必炸,是北方對各種燒菜最好的注解。 可惜現在的燒雞,基本上都沒了炸的步驟,都是收拾干凈直接放進鹵湯里進行鹵制。 雖然節省了炸的步驟,省時省力,還節省了成本。 但燒雞的香味卻少了很多,色澤也從紅潤變成金黃色,顏色淺得快跟廣東的白切雞有一拼了。 林旭把鴨子淋炸了好幾遍,等表面的顏色全都變成金紅色,便將整個大漏勺完全放進了鍋里,隔著漏勺進行炸制。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剛剛淋炸的時候,鴨皮跟漏勺貼著的部分,肉皮上的膠質被熱油炸出來,緊緊黏在漏勺上。 這個時候要是翻轉漏勺把鴨子倒進鍋里,鴨皮勢必會被破壞,大大影響鴨子的賣相。 而直接將漏勺放進油鍋里炸制,則會避免這一點。 漏勺的溫度上來,會自動跟鴨子分開,這個時候再取出漏勺,鴨子的表皮不會受到任何損傷。 要是鍋夠大油夠多,鴨子炸夠火候,甚至還會主動脫離漏勺漂浮起來。 剛放進油鍋里,油脂劇烈沸騰。 但隨著炸制的繼續,油脂的沸騰程度也逐漸平穩下來。 林旭趁機翻了一下漏勺,整只鴨子就輕松脫出。 他用漏勺的勺背放在鴨子上,輕輕摁下去,讓鴨子完全浸在熱油中,這樣炸制得更加徹底。 約莫十來分鐘后,鍋里的油脂已經不怎么沸騰了,這說明鴨子的表面已經炸干,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操作了。 林旭用漏勺將鴨子撈出來,控一下油,尤其是鴨子的腹腔,里面會儲存不少油脂,要完全倒出來。 將控干油脂的鴨子放進一個深一些的蒸盤里。 在鴨子表面撒上一層食鹽,將冰片糖掰碎放在鴨身上,再放幾片陳皮,幾片生姜,幾根香蔥,兩個八角,三片香葉。 全部放好,往鴨子身上淋一大勺廣東米酒,倒入一大碗水,送到蒸柜里進行蒸制。 石文明看得有些不明所以: “這就行了?蒸出來能入味嗎?” 林旭笑著說道: “蒸出來之后,還需要進行放進鴨湯里煨二十分鐘,那個時候才是入味,現在只是把鴨子蒸熟蒸透。” 在粵菜中,陳皮鴨的做法是比較繁瑣的。 先炸,再蒸,最后煨,整個過程需要三個小時以上。 而且最后一步,得不斷用勺子舀著湯汁往鴨身上淋,整個過程不能停,這不僅考驗師傅的手藝,也對耐心和體力有著很高的要求。 經過兩小時的蒸制,鴨子的外皮軟爛到吹彈可破的地步。 淋湯汁的動作幅度稍微大一點,就會導致鴨皮破相,會讓菜品的賣相和品質大大打折扣。 由于這樣的繁瑣程度,所以現在很多飯店已經不做這道菜了。 哪怕做的飯店,也已經將這道菜簡化成了陳皮燒鴨塊或者陳皮燜鴨,節省時間成本和人工成本,提高效率。 鴨子蒸上,林旭來到外面。 這會兒親戚們都在院子不遠處的防曬棚下面,一邊喝茶,一邊聊天。 水庫方向不斷有風吹來,讓人覺得舒服又愜意。 “少康春節吃慣了這邊的飯菜,吃不慣學校的食堂了,從開春到現在瘦了十來斤,真是心疼壞我了……” 二舅媽拉著陳媛媛的手,跟她說著家里的近況。 一旁的沉佳悅問道: “不能去外面吃嗎?” 二舅媽嘆了口氣: “不行的,家長去送飯都不行,只能在學校食堂吃,好多菜都是水煮的,雞也不怎么收拾,還帶著雞毛就下鍋了……” 中學食堂的承包商每年都要花費大量資金支付承包費用,而教育部門又明文規定不能賣高價飯,這種情況下,承包商為了保證利潤了,自然要盡可能的壓縮成本了。 食堂里的菜品,基本上什么便宜吃什么。 比如春天的洋白菜蒜苗,夏天的茄子西葫蘆,秋天的冬瓜洋蔥,冬天的蘿卜白菜,基本上什么便宜買什么。 而做法也幾乎都是水煮,做熟了再淋一勺明油。 看起來油汪汪的,但實際上沒什么油水,哪怕吃得很飽呢,也很快就餓了。 陳媛媛一聽弟弟的遭遇,也很是心疼,她問道: “不能從家里捎點吃的嗎?” “能是能,但捎的鹵味也就能吃幾天,別的熟食也不耐儲存,他兩周回來一次,剛回去那幾天還行,但越往后,就越難辦。” 林旭當年上高中還允許外出吃飯,沒想到外賣流行的今天,學生們反而沒了選擇的余地。 出于對小表弟的同情,他說道: “這樣吧,我等會兒做點燈影牛絲,回頭讓少康帶回去,保存一個月都沒問題,而且可以夾饃拌飯拌面條,比較節省。” 一聽這話,二舅媽的眼神中當即露出了激動的神采: “真的小旭?要是能保存那么久,就太好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