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xiàn)在墩墩居然大搖大擺的蹲坐在上面,不得不說,這位釣魚佬對墩墩可真好。 魚塘邊,陳燕看著蹲坐著的墩墩問道: “小寶貝,大姨懷孕了,能坐會兒嗎?” 墩墩扭臉瞟了她一眼,原本不想回應(yīng)的,但想想大姨也給自己買過不少玩具,便從馬扎上跳下來,在旁邊的草地上溜達(dá)著。 現(xiàn)在陽光明媚,春意盎然,野花次第開放,正是小貓咪喜歡的季節(jié)。 正溜達(dá)著,有小蝴蝶飛過,墩墩立馬追逐起來。 陳燕沒坐馬扎,而是遞給了旁邊的在草地上坐著的老孫頭: “孫大爺,地上涼,您還是坐馬扎吧,不耽誤釣魚。” 這咋不耽誤呢,墩墩都跑了……老孫頭剛準(zhǔn)備把墩墩喊回來,就看到自己的魚漂動了一下,隨即快速下沉。 他抓著魚竿,迅速向上一抬,魚線瞬間繃緊,竿梢也立馬彎曲九十度。 顯然,上大貨了。 旁邊正看著的任杰剛要過來幫忙,老孫頭便說道: “不用管我,看著墩墩,別讓它跑丟了。” 說完,他便用魚竿杵著地面,掙扎著坐起來,開始跟水中的大貨搏斗。 附近的釣魚佬們看到這一幕,拍照的拍照,錄像的錄像,迎春街幾位相熟的街坊,過來幫老孫頭開了抄網(wǎng),只要魚浮出水面就從水中抄出來。 “看起來魚不小啊。” “確實,魚竿都拉彎了。” “之前老板說幾年沒清塘,大家還說魚塘老板扯謊,現(xiàn)在看來,還真有大貨。” “現(xiàn)在漁獲最高紀(jì)錄是一條六斤七兩的白鰱,是朝陽釣魚協(xié)會釣上來的,不知道海淀迎春街釣魚協(xié)會能不能趕上。” “看這力道,應(yīng)該是一條大魚。” “……” 沒多久,墩墩追小蝴蝶回來,老孫頭也將那條魚拽出了水面,是一條十來斤重的黑魚。 魚塘老板一見到這條魚,頓時捶胸頓足的說道: “怪不得這幾年總覺得魚少呢,原來是有黑魚了,謝謝孫大爺幫我除了禍害。” 孫大爺這會兒汗都下來了: “等我拽上來再說吧。” 他今天用的線組比較細(xì),當(dāng)時想著釣一條四五斤的草魚或者鯉魚就行了,誰知道居然上了一條十來斤的大黑魚。 既然墩墩已經(jīng)回來,一直跟著它的任杰也挽起袖子,開始下手。 很快,那條黑魚就被拽到了岸上。 大家圍著魚,墩墩也擠過去,圍著地上的黑魚打轉(zhuǎn)。 “還以為只有人喜歡湊熱鬧呢,沒想到貓也這么八卦。” 陳燕拍了張照片,便將墩墩抱在懷中,免得小家伙被人踩到。 老孫頭上了大魚,心情立馬變得不一樣了,他更換了線組,笑著說道: “繼續(xù)繼續(xù),離天黑還遠(yuǎn),大家都加油啊。” 之前沒中魚的時候,老孫頭一直盯著水面,連釣魚前的分析環(huán)節(jié)都省下了,就怕釣不上來慘遭打臉。 現(xiàn)在有了漁獲,是時候分析一波這個坑塘的魚情了。 他掏出香煙,剛準(zhǔn)備點上,突然想起陳燕懷孕了,便將香煙塞回去,換成了口香糖,跟周圍的釣友開始分析。 店里,百花雞的拍攝已經(jīng)開始。 郭繼昌對著鏡頭說道: “百花雞傳統(tǒng)上只有一種做法,那就是把蝦仁和豬肥膘做成的百花餡,釀到雞皮上,放在鍋里蒸十來分鐘,出鍋后切塊裝盤,然后淋上雞油和高湯調(diào)成的澆汁淋上去……但現(xiàn)在,還有一種脆皮做法,等會兒我和小旭都做一遍,把做法完整的展現(xiàn)出來。” 一聽兩種做法,林旭就讓后廚那邊又送來了一只雞。 不過剛開始做的時候,不能從雞下手,而是要先把蝦仁豬油餡準(zhǔn)備好。 鮮蝦仁先剝?nèi)ダ锩娴奈r線,接著一個個用菜刀拍扁,拍成泥狀。 “鮮蝦泥做餡料,一定要拍,把蝦的膠質(zhì)拍出來,這樣釀在雞皮上,才不會脫落……除了這道菜,大家如果在家動手做蝦滑,也應(yīng)該拍,而不是剁,蝦泥越黏,熟了之后就越順滑。” 這類菜品其實挺多的,之前林旭做的鍋貼鱔背,也是用的蝦泥當(dāng)粘合劑。 蝦泥鮮味濃郁,但香味和豐腴感差點意思,所以做蝦泥要放點豬油進(jìn)去,增加香味和口感。 蝦泥拍扁,再堆起來,用刀背砸一遍,把膠質(zhì)徹底激發(fā)出來。 蝦泥盛到盆里,再把豬肥膘拿過來,切成黃豆大小的顆粒。 豬肥膘不能太多,否則口感太油膩,吃起來會有喧賓奪主的感覺。 豬肥膘放進(jìn)蝦泥中,把準(zhǔn)備好的火腿拿過來。 這塊火腿是最精華的上方部位,剛剛蒸過,鮮香味濃郁。 林旭按照郭繼昌的吩咐,將火腿切成薄片,再切成細(xì)絲,最后整理一下,切成芝麻大小的小顆粒。 火腿是摻進(jìn)蝦泥中提味用的,切得越細(xì)碎越好。 郭繼昌看著林旭切出來的火腿末,忍不住贊嘆一聲: “厲害啊小旭,這手藝,哪怕我年輕時候也不一定能做到,怪不得當(dāng)時星海會輸給你呢,他的基本功遠(yuǎn)沒你扎實。” 林旭客氣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