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對,秋天的鴨子沒有太多油脂,吃了能去除秋燥,對身體好,現在雖然不是秋天,但開春的鴨子品質也不錯,可以做紅扒。” 紅扒鴨子是一道傳統的淮揚名菜,過去淮揚地區鴨子多,各種吃法也層出不窮,比如八寶葫蘆鴨、無骨香酥鴨、母油船鴨、甫里鴨羹、三套鴨、醬油鴨,以及今天要做的紅扒秋鴨。 扒是一種墊著竹篾網在鍋里小火煨制的烹飪方法,而紅扒,就是在扒制的過程中,加入了老抽、糖色等調味品,讓食材變得紅潤誘人。 中式烹飪里,除了紅扒之外,還有白扒、黃扒等烹飪方式,廚師要根據食材的不同,靈活調整扒制的方式。 很快,兩人便來到了六號樓。 剛進門,邱振華和齊思明就迎了過來。 邱耀祖前兩天就通知過,這種學習的機會比較難得,所以齊思明今天特意過來,想跟著師公學個一招半式的。 既然選擇了淮揚菜廚師當師父,就得學會魔武雙修。 只有把白桉紅桉全都精通了,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淮揚菜廚師。 “準備好了嗎?” 邱耀祖來到后廚,沖邱振華問道。 他不是個喜歡墨跡的人,加上今天是授課,所以完全沒給后廚這些人張口問好寒暄的機會。 教學嘛,就得有個教學的樣子,要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那不就成走親戚話家常了嘛。 邱振華說道: “準備好了,鴨子的品質都很不錯,隨時可以開始。” 后廚的一個小廳里,有資格掌勺的廚師全都在這里等著了,旁邊的工作臺上,擺著好幾只收拾干凈的白條鴨。 鴨子周圍還擺放著幾塊五花肉。 齊思明看到后好奇的問道: “咋還有五花肉呢?鴨肉不是本身就挺肥的嗎?” 林旭說道: “紅扒秋鴨這道菜是入秋時吃的,那會兒的鴨子剛經歷過夏天,沒什么油脂,所以需要放點五花肉增加鴨子的潤澤感。” 夏天的鴨子一直在水中游動,存不住脂肪,就連瘦肉也因為運動量大的緣故,變得緊實細膩。 這種鴨子要是用煨制的方式烹制,滋味上是有所欠缺的,所以要放點五花肉進去,讓口感和味道變得更好。 邱耀祖聽了林旭的話,點頭說道: “不錯,做紅扒秋鴨,需要放五花肉,除了五花肉之外,還要用到白菜葉、冰糖、老抽、食鹽、八角、大蔥、姜片、黃酒和濕淀粉之類的配料和調味品。” 】 紅扒秋鴨的調料相對較少,這對烹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一旦烹制方法不當,會導致鴨肉中有腥臊味兒。 邱耀祖簡單給大家說了一下,便準備動手制作。 不過動手前,他看向林旭問道: “小旭你那么熟悉用豬肉的原因,是不是會做這道菜啊?會的話就你來掌勺,我負責給大家講解。” 我掌勺? 這是又準備出題考我嗎? 林旭剛要推讓兩句,邱耀祖就碎碎念著最近身體下降,老胳膊老腿行動遲緩什么的。 聽著他那半真半假的話,林旭這才沒有推辭,挽起袖子洗洗手,開始制作。 他挑了一只白條鴨放在桉板上,先去掉鴨屁股上的鴨騷等部位,接著,而拿起鑷子,將鴨子身上腦袋上以及翅根等部位的雜毛拔了一下。 旁邊的邱耀祖說道: “做紅扒秋鴨,鴨子不能燎皮,不能用老鴨,只能用半年左右的嫩鴨,這種鴨子有絨毛,所以要盡可能的拔干凈,免得影響口感。” 鴨子身上的雜毛拔干凈,林旭將鴨子再次放回到桉板上,接著拿起菜刀,用刀背的位置開始往鴨身上砸。 先砸斷腿上的幾個關節,再砸斷翅膀上的關節。 最后用菜刀把鴨背嵴背略微敲打幾下,將大腿根和翅根也分別折斷。 看到這個步驟,邱耀祖頓時眼前一亮: “看來小旭對這道菜還真是非常了解啊,連砸骨的步驟都知道,這可是烹飪紅扒秋鴨的關鍵,過去師父教徒弟時,這是最后教的一個步驟。” 齊思明是白桉師傅,對這些彎彎繞不太了解: “為什么啊師公?” 旁邊的邱振華笑著說道: “這些關節不砸斷的話,在砂鍋里烹制的時候,鴨子會走形,還會因為神經收縮而抽搐,影響最終的賣相,所以全身的骨頭要砸一遍,這樣煮的時候不變形,煮好了也方便擺造型。” 一聽這話,齊思明才認識到白桉和紅桉之間的差距。 白桉師傅很少在這種關鍵細節上留手,相反,白桉師傅留手的地方,一般都是配比、水溫、餳發時間等方面,故意說個錯誤的數字,免得出現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的事情。 砸完后,林旭將鴨子放在一個托盤上,用食鹽在鴨子表面和腹腔中揉搓,盡可能把鴨子腹腔里的淤血和毛孔中的臟污搓出來。 這些步驟不用講解,在場的人全都知道。 很快,白色的食鹽就被搓得臟兮兮的,像是路邊化了幾天的積雪一樣,完全看不到潔白的顏色了。 而鴨子則肉眼可見的變白了。 用水沖洗一遍,把鴨子內外全都沖一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