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車仔答應一聲,便轉(zhuǎn)身忙活去了。 林旭換上廚師服,認真把手洗一遍,走進廚房,開始做把子肉。 把子肉這道美食,首選硬五花,這個部位的五花肉瓷實,不容易燉爛,而且還有著濃郁的香味,適合做成把子肉。 不過硬五花比較貴,飯店里一般舍不得用這個部位,大都選用肥瘦對半的后臀肉,這里的膘比較厚實,瘦肉在肉的下半截,烹制不當會散開。 而把子肉,則是用草繩將肉捆扎起來,這樣肉不會裂開,加上肉的個頭比較大,迅速成了老濟南人心中的下飯菜和解饞菜。 在濟南當?shù)兀υ炎尤庖话愣加闷巡荨? 這種植物就在濟南多,所以很多魯菜都能看到蒲草或者蒲菜作為配料。 但在京城,想要買到合適的蒲草并不容易,所以就退而求其次,使用更常見的馬蓮草。 馬蓮草是一種莖部細長的植物,過去一般用來編制草繩或者草鞋,也會用來包粽子或者纏大閘蟹。 不過隨著社會的進步發(fā)展,包粽子的原材料,已經(jīng)從馬蓮草改成了更方面快捷的細棉線,那些包粽子的高手幾秒鐘就包一個粽子,用的就是這種棉線。 而同樣因為社會的進步,包大閘蟹用的馬蓮草,也被小指粗的花繩所替代。 馬蓮草的增重能力不行,而棉線搓成的花繩,吸水性剛剛的,能讓大閘蟹的重量增加一大截。 林旭看了看用熱水浸泡著的馬蓮草,已經(jīng)泡透了,跟繩子一樣軟。 接著他又拿來十幾斤五花肉和四五十個雞蛋。 “車仔,把雞蛋煮一下皮剝開,等會兒我要用。” 聽到吩咐,車仔立馬過來,將那些雞蛋端走開始煮了。 趁著這個功夫,林旭開始切肉。 他先將五花肉分成十五厘米左右寬的長條,接著再將這些長條放在桉板上,按照一點五厘米的寬度開始改刀。 把子肉的肉片厚度并沒有什么嚴苛的規(guī)定,一般都要大于一厘米,這樣吃到嘴里才有大口吃肉的滿足感。 同時肉片的厚度不能超過二點五厘米,否則不容易燉透,也不容易咬開。 這些肉都燎過皮,不用林旭做什么,直接開始切就行了。 肉片切好,將泡軟了的馬蓮草拿過來,抽出一根,再拿起一片肉,從一頭開始捆扎,扎好了再將肉纏一下,重新打結(jié),把整片肉完全系上。 一片肉做好,開始纏下一片。 旁邊的小廚房里,沉佳悅正在拍攝脆皮五花肉的做法。 她拿著一把陶瓷刀,對著鏡頭小心的給肉改刀: “今天我的御用幫廚不在,所以只能我下手改刀了,大家湊合看哈,刀工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道美味簡單的做法,喜歡吃脆皮五花肉的朋友別忘了試試,巨好吃!” 這道美食比較簡單,很適合新手練手用。 但大廚房里林旭正做著的把子肉,卻非常不適合新手,哪怕配料簡單呢,但對于經(jīng)驗方面的要求,卻非常高。 】 林旭一個人捆扎太慢,所以喊了幾個幫廚過來搭手。 大家將肉全部捆扎妥當后,車仔也將雞蛋煮好,并一個個的剝好了皮。 用肉湯燉雞蛋,會讓雞蛋擁有肉一樣的香味和鮮美的滋味,所以紅燒肉和把子肉中,都喜歡放一些雞蛋。 雞蛋可以直接放進肉湯里煮,但這樣口感會差點意思。 想要吃得舒服過癮,最好的辦法還是炸成虎皮蛋。 林旭拿著菜刀,在雞蛋表面打上花刀,隨即架上油鍋,開始過油。 油溫六成熱,將馬蓮草纏著的肉片放進鍋里進行炸制,這一步是為了去掉肉中的異味,同時將多余的油脂往外炸一下。 過油,是濟南把子肉的重要標志,尤其是用后臀肉的時候,不過一遍油,吃起來會非常膩。 同樣是把子肉,徐州的做法則是用醬油將肉腌上四小時以上,再放進鍋里進行燉煮。 相對來說,徐州把子肉的口感更軟嫩,醬香味更突出。 而濟南把子肉因為過油的緣故,肉皮部分更好吃,嚼起來也更美味。 不過現(xiàn)在兩種把子肉相互借鑒,做法上并沒有什么嚴格的界限,甚至還吸收了甏肉的做法,讓口感和味道變得更加多元。 另外過油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把馬蓮草的清鮮味炸出來,讓肉吃起來有股植物的清鮮。 馬志強好奇的問道: “濟南把子肉過油是為了炸出青草的清鮮味,那徐州把子肉為什么不炸啊?” 對這道菜做法比較熟悉的魏乾說道: “徐州把子肉不用草扎,用的是海帶,想炸都沒法炸。” 鍋里的肉炸到表面稍稍有些焦黃時撈出來,接著開始炸下一鍋,所有肉全都炸一遍,再把雞蛋分批倒進去炸制。 油炸完畢,林旭換一口炒鍋放在灶上,燒熱倒入山東菜少不了的花生油,量稍微多點。 等鍋里的油燒熱,放入準備好的蔥段姜片,開始煸炒,等大蔥表面微微發(fā)焦的時候,放入桂皮、八角、花椒、白止、白扣、草果以及兩顆丁香,繼續(xù)翻炒。 出香味后,將一壺5升的黃豆原汁醬油倒進鍋里,大火燒開,熬煮一下。 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將醬油烹香,同時去掉醬油發(fā)酵的氣味,讓醬香味更加濃郁。 做完這些,再往鍋里放入一大勺甜面醬和半瓶老抽。 做把子肉,不放糖,不放鹽,完全是用醬油和甜面醬加水一塊兒燉煮。 在濟南大大小小的把子肉店里,能夠看到黑黝黝的肉湯,就是單獨使用醬油和甜面醬的緣故。 這道美食跟之前林旭做過的紅煨肉有點相似,都是用甜面醬代替食鹽和糖進行調(diào)味。 不過紅煨肉用的是甜面醬+黃酒的組合,肉更香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