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過沒有蟹黃,好吃的豆腐還是不缺的。 林旭這會兒沒啥事兒,便笑著說道: “等下我給你做一份吧,讓你嘗一道不遜于蟹黃豆腐的豆腐類菜品。” 粵利粵剛把拍到的視頻發(fā)到個人動態(tài)中,這會兒正跟粉絲們互動呢,一聽這話便說道: “行啊,那我就等著吃了?!? 回到樓上,林旭把墩墩吃飯的盤子洗刷干凈,便走進(jìn)廚房,開始做菜。 他拿來一塊口感更嫩一些的石膏豆腐,又拿來五六個咸蛋黃和一小把香蔥。 這些配料加在一起,就能做出蟹黃豆腐的姐妹菜——蛋黃豆腐。 所謂的蛋黃豆腐,就是把咸蛋黃炒到起沙出油的地步,然后和石膏豆腐一塊兒燴一下,這樣豆腐咸鮮可口,滋味豐腴,非常適合配著米飯吃。 將咸蛋黃放進(jìn)蒸柜里蒸一下,去除腥味,順便將咸蛋黃的鮮味激發(fā)出來。 接著將豆腐切成小塊,再用加了鹽的滾水焯燙幾分鐘,去掉石膏的苦味和大豆的腥味,這樣豆腐更嫩。 其實這道菜也可以用內(nèi)酯豆腐來做,那樣的話豆腐就沒法用快子夾著吃了,得用小勺子擓,這樣味道會更加鮮嫩。 不過今天店里沒有內(nèi)酯豆腐,加上粵利粵是拌米飯吃,所以還是軟嫩適宜的石膏豆腐更合適。 豆腐焯燙好撈出來,用冷水沖一下,放在大漏勺中控水。 冷水沖洗是為了降低豆腐的溫度,防止溫度過高而成為湖湖。 咸蛋黃蒸好,從蒸柜里端出來。 蒸蛋黃的碗中居然還有黃色的蛋黃油,林旭拿著小勺子,直接將蛋黃和蛋黃油一起碾壓成泥。 做完這些,開始烹制。 鍋燒熱,先滑鍋,再放入一些花生油,油再次燒熱,將咸蛋黃倒進(jìn)去,用小火慢慢翻炒,炒到鍋里起沫。 這些炒出來的泡沫,就是咸蛋黃起沙的標(biāo)志。 要是做蛋黃焗南瓜之類的菜品,這會兒把炸好的食材倒進(jìn)鍋里翻炒就行了。 不過今天要做的蛋黃豆腐,跟蛋黃焗的技法不太一樣。 林旭舀了一碗豬骨高湯順著鍋邊倒進(jìn)鍋里,將火調(diào)大開始熬煮。 很快,鍋里的高湯燒開,原本被炒出沫沫的蛋黃,此時變成了細(xì)小的金黃色沙粒,在鍋里上下起伏。 這就是蛋黃沙,蛋黃類菜品吃起來沙沙的口感,就是源自這些蛋黃沙。 林旭將焯燙過的豆腐倒進(jìn)鍋里,等再次燒開,撒半小勺提鮮用的食鹽,端著炒鍋晃動幾下,讓鍋里的豆腐和高湯慢慢轉(zhuǎn)動。 做豆腐類菜品不能翻炒攪動,只能通過晃動炒鍋的方式進(jìn)行翻炒,這既能讓豆腐更入味,同時也能防止豆腐粘鍋。 晃動幾下后,蓋上鍋蓋燜兩三分鐘。 趁著這個功夫,把小蔥切一下。 等再次打開鍋蓋,里面的高湯已經(jīng)減少很多,晃動炒鍋,讓鍋里的豆腐來回轉(zhuǎn)動,增加湯汁的蒸發(fā)。 等湯汁收得粘稠,林旭舀了一些金黃色的雞油淋到鍋里,再次晃動炒鍋,讓油脂散開,便端著炒鍋,將鍋里黃澄澄的豆腐倒進(jìn)深一些的盤子里。 最后撒上香蔥末,讓傳菜員給粵利粵端過去。 忙完這些,晚高峰也已經(jīng)到來。 林旭換掉身上的廚師服,準(zhǔn)備跟沉佳悅帶墩墩回去。 爸媽好不容易來京城一次,得多陪陪他們。 “旭寶,你給粵利粵做的什么豆腐???聞著好鮮,要不是今天吃太飽,我都想嘗嘗了?!? 上車后,沉佳悅邊發(fā)動車子邊說道。 林旭扣上安全帶,笑著說道: “咸蛋黃豆腐,你要想嘗嘗,我明天可以做出來,挺簡單的?!? 一聽簡單,熱衷于學(xué)習(xí)烹飪的沉佳悅便來了興趣: “有多簡單?” “要是用不粘鍋來做,基本上有手就行。” 咸蛋黃豆腐這道菜,最大的難點應(yīng)該就是要防止豆腐湖鍋,如果能將這一點避開,還真沒什么難度可言。 而且因為咸蛋黃有咸味的緣故,甚至連調(diào)味也能省掉。 林旭剛剛之所以放了半勺鹽,純粹是為了增加一些食鹽特有的咸鮮味。 “那你教教我嘛,趁著爸媽都在家,我要下廚做菜,讓爸媽看到我賢惠的一面?!? “你本來就很賢惠,再說下廚有我就行,你不用學(xué)的?!? “不行,我看好多婆婆各種花式炫耀兒媳婦,也要讓咱媽炫耀炫耀我,咱老林家不養(yǎng)廢物!” 嘖嘖,既然你這么熱衷于學(xué)習(xí),那就學(xué)唄。 沉佳悅興趣盎然,甚至做好了帶著婆婆陳美娟一塊兒拍視頻的打算。 想到今天新上傳的玉帶鯉魚特別受歡迎,她看著林旭問道: “旭寶,下一道菜你準(zhǔn)備做什么?網(wǎng)友們可鉚足勁兒準(zhǔn)備看呢?!? 林旭揉揉太陽穴,覺得高端東北菜的拍攝需要加快進(jìn)度了,便說道: “明兒我問問老黃,看他能不能買到鹿尾巴,要是能買到的話,就做貫口中經(jīng)常能聽到的一道菜——蒸鹿尾!” ———————— 本章5200字,求月票啊兄弟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