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會兒沉佳悅已經拿起了快子,夾起一塊冬瓜嘗了嘗: “哇,味道不錯,比冬瓜燉肉好吃!” 她嘗完陳燕也嘗了嘗,覺得確實比冬瓜燉肉好吃,冬瓜軟糯,肉餡鮮香,表面的掛著的湯汁透著一股子豬油的豐腴。 原本還想吃冬瓜減肥呢。 但這道冬瓜菜,怕是越減越肥,還是算了吧。 兩人分著將這個冬瓜版的賽熊掌吃了大半,見林旭準備開鍋,就放下快子,重新換上原來的儲存卡,開始拍攝東北高端版的賽熊掌。 “時間差不多了,咱們先把蒸的干海鮮端出來。” 林旭對著鏡頭說完,打開蒸鍋,將上面一層籠屜端下來,重新扣上鍋蓋,下面一層籠屜中的豬皮繼續蒸著。 陳燕湊近拍了一下籠屜中的湯盆。 里面的鮑魚海參等食材,都微微有些膨脹,但并不明顯。 拍完林旭往湯盆上蓋了個蓋子,對著鏡頭說道: “這會兒還不能撈出來,需要用蓋子燜著,讓高湯里的鮮香味徹底融入到食材中,這樣才能讓賽熊掌更美味。” 好吃的菜品,要么食材高端,要么做法繁瑣。 假如二者兼而有之,那這樣的美食,就不能牛嚼牡丹一樣狼吞虎咽了,而是要細細的品。 品食材的紋理和質地,品香味的馥郁和口感上的細微變化。 這樣才不辜負食材價值和廚師的心意。 東北菜雖然給人一種粗野狂放的感覺,但在高端領域,卻有著淮揚菜一樣的雅致和文人格調。 事實上,不管哪個菜系,一旦進入到高端階段,拼的都是格調和文化。 拍完這些,接下來又可以關機了。 林旭去了大廚房,為中午的飯菜忙活,順便將下午做福魚燉鴨要用的鮑魚準備好。 鮑魚,過去稱為鰒魚,因為鰒跟福諧音,所以鮑魚就有了福魚的稱號。 干鮑魚鮮而柔韌,富有膠質,尤其是個頭大一些的鮑魚,吃起來甚至有溏心的感覺,讓很多美食家都趨之若鶩。 用這樣的鮑魚來燉鴨子,想想就讓人饞得慌。 袁枚曾經在莊太守家里吃過,所以記錄在了《隨園食單》上,順便還講述了一下做法,著重說明了火候的重要性: “須慢火煨三日,才能煨爛。” 曾經有人真的這么試過,結果燉出來的鴨子已經爛成了泥,并不好吃,原因就是把三這個數字具象化了。 古代人說到三和九之類的數字,一般不是指的具體時間,而是用夸張的手法來表達煨制時間比較久。 從這點也能看出來,袁枚不會做菜,基本上廚師說什么就寫什么。 而當時廚師的地位低下,有文人雅士詢問做法,自然極盡夸張,燉三天三夜之類的話語自然也會往外飚。 事實上,這個三天,應該是包含了發鮑魚的時間。 干鮑魚不能直接烹制,需要進行發制,經過發制后再進行燉煮,不僅口感好,而且味道也會更加出眾。 福魚燉鴨這道菜,要求鴨子的外形完整,而鮑魚則是花孤類似的口感。 這樣的要求,使得鴨子的燉煮時間大概在三四個小時左右,不會超過五小時,否則鴨子絕對會爛掉。 上午十一點,豬皮蒸好,林旭又拍了一下,然后開始吃午飯。 今天中午吃的也是燉鴨子,但不是公鴨,而是做甜皮鴨多余出來的幾只鴨子,魏乾配上肥腸,再加上炒好的黃豆,按照湘西地區的做法在鍋里燉煮。 燉好再放一小筐切好的二荊條和一些剁椒,整道菜吃起來酸辣鮮美,超級好吃,就連里面被燉得軟爛的炒黃豆,也格外下飯。 就著這美味的燉肉,林旭吃了兩大碗米飯,其他人的飯量也比平時多了一些。 沒辦法,這菜吃起來實在過癮,讓人忍不住就想多吃點。 陳燕和沉佳悅沒吃白米飯,吃的是減肥人士比較喜歡的三色糙米。 這種米類似于高粱米,消化慢,膳食纖維豐富,比較刮油,同時還有著很好的飽腹感,不過就是比普通大米貴。 兩人吃的時候,舒云把原本盛好的大米飯端給了曾曉琪: “曾主任最近天天忙著寫策劃書,真是太辛苦了,趕緊吃,看鍋里的鴨子燉得多香,我聞著就流口水。” “舒寶寶今天好乖喲。” 曾曉琪端起米飯扒拉一口,剛要感謝一番,卻發現舒云盛了一碗三色糙米,還跟陳燕聊著吃三色糙米減肥的事情。 八嘎! 這些胸大的女人,良心真是大大滴壞! 曾曉琪深吸一口氣,雖然都是就著燉鴨子吃,但總覺得自己碗中的白米飯,吃了能迅速胖三斤。 而舒云幾人端著的三色糙米,吃了會瘦三斤。 原本以為是好心好意給自己端飯,沒想到居然包藏禍心。 舒寶寶你這么壞,不怕我扎小人詛咒你嗎? 整個午飯,曾主任都氣鼓鼓的,以至于下樓回去的時候,還忍不住摁著剛睡醒的墩墩,勐搓一陣貓頭: “你干媽真是太壞了,大大滴壞,壞得流油!” 墩墩兩臉懵逼。 那你搓本喵做什么?去搓她啊! 小貓咪眼中滿是委屈,剛睡醒一覺,沒招誰沒惹誰,卻被曾姨媽一陣揉搓,身上的毛都凌亂了。 女人果然是不可理喻的生物! 它打了個哈欠,剛要繼續睡覺,林旭端著一個小碟子下樓了。 “兒砸,來嘗嘗你大姨買的兩頭鮑,這可是比較難得的,已經用高湯煨透了,還幫你切成了丁,你試試咋樣。” 鮑魚以及海參都是個頭越大價格越高,而所謂的兩頭鮑四頭鮑八頭鮑,都是在規定的重量中,幾頭鮑魚能達到這個重量。 數字越小,鮑魚就越大,數字越大,就說明鮑魚越小。 兩頭鮑基本上就已經達到非常昂貴的價格了,甚至有“一口鮑魚一口金”的說法。 至于傳說中的單頭鮑,更是有價無市,擁有得人別說吃了,甚至會專門鎖起來,當傳家寶給子孫后代留著。 墩墩低頭聞了聞,這是用高湯煨出來的,沒放調料。 小家伙試探著嘗了嘗,眼神中露出一絲詫異,隨即一頭扎進盤子里,張開血盆小口,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看來不錯啊,那經常做給你吃。” 回到樓上,沒多久,老黃就將公鴨送了過來,一共四只,確保夠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