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正文卷第582章酥白肉的四種形態,你學廢了嗎?春天,該吃韭菜了!【求訂閱】 林旭把油鍋端到一邊,換了口鍋準備炒糖,趁著忙碌的間歇,他沖耿立山問了一句。 反正剪輯的時候會剪掉,倒不怕立山先生的話會錄到視頻中。 炸好的酥白肉外殼金黃,看著就挺誘人。 林旭往鍋里加了半碗水,一點點食用油,接著又舀了一炒勺白砂糖放進鍋里,用中火慢慢炒著。 炒糖分為水炒油炒和水油混合炒三種。 水炒法好掌握,每個節點都有明顯變化,比較適合初學者,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時間稍長,不適合出菜快的菜品。 比如拔絲類,嚴格來說食材炸好就得投入到熬好的糖漿中,一個人操作的話,用水炒法等待的時間就太長了。 油炒法是用油來炒糖,優點是節省時間,但對廚藝的要求比較高,不是專業廚師很難把握其中的變化。 林旭今天原本打算用油炒法的,但想想耿立山在旁邊學習,加上這是教程視頻,不是炫技視頻,所以就改成了水油混合法。 時間比油炒法稍稍長了一點點,在能接受的范圍內。 沒多久,鍋里的白砂糖慢慢變得透明,開始融化。 等完全化完,就是炒糖的第一階段,也是很多沒廚藝的人也能掌握的一步——糖汁。 所謂的糖汁,說白了就是把糖熬化,比較簡單。 糖汁階段后,鍋里的糖漿在熱量的作用下,逐漸開始沸騰起來,表面開始冒出密集的白色大泡。 用勺子緩緩攪動幾下。 大泡很快變小,接著糖汁也變成了白色的渾濁液體,就是掛霜了。 等會兒林旭會做掛霜形態的酥白肉,理論上來說,也是酥白肉這道菜的原始形態,最早就是掛霜的,酥白肉中的白,也不光特指豬肥膘,也指外表掛的那層白霜。 但第一鍋不能做掛霜酥白肉,而是要做拔絲酥白肉。 掛糖類的菜品,只有拔絲菜是對食材的溫度有要求的,最好剛出油鍋,就下糖鍋,食材的溫度越高,拔絲效果就越好。 所以第一道菜要做拔絲酥白肉。 至于掛霜和琉璃,就沒那么多講究了,隨時都可以,尤其是掛霜,晾到不燙手的時候再做也沒問題。 同時做好幾種菜品時,得提前分好前后,不能一股腦的做。 又熬了一分多鐘,鍋里的白色糖漿逐漸變成了金色,這是糖漿中水分熬干的表現,也到了熬糖的第三階段,也就是所謂的拔絲階段。 很快,鍋里出現了金色的密集小泡時,就說明可以拔絲了。 不過林旭沒有第一時間將炸好的酥白肉倒進鍋里,而是用手往清水中蘸了一下,隨即勐的往鍋里一甩。 這才將準備好的一盤酥白肉倒了進去,開始顛勺。 耿立山看得有些驚訝,咋還甩水呢? 他剛要問一聲,林旭便對著攝像頭解釋起來: 拔絲是對溫度有著嚴格要求的。 溫度低了拔不出來,溫度高了絲會斷,做出來成糖葫蘆的琉璃狀態了,所以要用甩水的溫度稍稍降個溫,但又不能降低太多。 林旭解釋完又提醒了一句: 正在努力記著林旭甩水手法和力道的耿立山:???????? 林小友,你是打算讓我 送你天下第一皮嗎? 這個時候你居然擱這兒跟大家頑皮,不穩重了啊。 林旭用翻勺的方式把糖漿掛到酥白肉上,在翻的時候,鍋里的糖漿就開始拉絲,等林旭往盤子里盛的時候,整個酥白肉已經布滿了金色的細絲。 拔絲類的糖漿有著很強的粘合作用,不抹油的話,一旦溫度降下來,有可能會連盤子一塊兒從桌上夾起來。 為了防止出現這種尷尬,還是抹點油比較好。 林旭把鍋洗一下,重新熬糖。 這次他為了節省時間,直接用了油炒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