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來來來,繼續喝,文明兄弟,喝啥燕窩啊,這都是女人喝的,男人就得喝酒,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 老沈的歪理讓大家忍不住都樂了。 石文明笑著說道: “我還準備吃過飯去后廚偷師呢,要是喝醉可咋偷師啊。” 沈佳悅有些好奇: “姑父您想學哪道菜?” 石文明指了指桌上的火焰醉鵝: “我覺得這道菜挺適合在景區餐廳上的,就是不知道具體做法,正打算等會兒去廚房學習一下呢。” “哈,您可真跟旭寶想到一塊兒了,他還準備回去了教您做呢,說火焰醉鵝特適合在景區餐廳上,還擔心您不學呢。” 石文明一聽趕緊擺手說道: “怎么會,這里的每一道菜我都想學。” 別的不說,就店里這燒雞,要是學會了,絕對會成為龍棲山景區亮眼的名片,而且買一只燒雞帶到山頂吃,也挺愜意的。 吃完肉把骨頭丟給山上的小松鼠之類的動物,兩全其美。 石文明越想越覺得可行,至于別的菜品,什么熏魚、醬油肉、醬油鴨等菜品,他也想跟著學一下。 這些菜品隨便挑出一道,就能成為大飯店里的招牌。 難怪大侄子這里的生意能好到這種程度呢,雖然有經營方面的優勢,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好吃。 這是一家飯店的立足之本。 過去石文明當村宴大廚的時候,也遇到過這種情況。 有些村宴師傅說話難聽要價高,但就因為做菜好吃,所以那些辦紅白喜事的主家,寧肯多掏錢也請他去操辦。 廚房里,林旭還不知道店里的菜都被姑父惦記上了呢。 此時鍋里的蛋黃糊已經變得粘稠,他在攪動的時候,還不忘用左手舀起一點豬油順著鍋邊淋到鍋里。 三不粘在制作的時候,至少要放三次油。 第一次是起鍋時就放,第二次是蛋黃糊變粘稠時候放,而第三次,是三不粘成團時往鍋里放。 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增加口感。 好吃的三不粘潤而不油,香而不膩,入口即化,酯香四溢。 想要達到這樣的要求,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放油。 而等快出鍋的時候,還要往鍋里淋一點點芝麻香油,讓香味變得更加豐富,同時芝麻的香味也能讓甜味更突出。 鍋里的糊糊粘稠度越來越高,等成團時,林旭就不再攪動,而是不斷用勺子在鍋里搋。 所謂的搋,不是簡單的砸,而是用勺背粘著成團的三不粘在鍋里有限度的摔打,三不粘變軟,變松,變得更富有彈性。 從而最終實現不粘的目的。 等淋上第三次豬油后,鍋里原本像一團膠的三不粘,變得越來越軟,也越來越松弛。 繼續搋,等到油脂全部被吸收,三不粘表面油亮卻富有彈性,順著鍋邊淋入一點芝麻香油。 香油的量不用太多,能激發出香味就行。 再搋幾下,接著端起炒鍋,將鍋口湊到準備好的熱盤子上,稍稍傾斜,那團金黃色的三不粘,就自動滑進了盤中。 最后,拿一個洗干凈的圣女果,將頭部切掉,擺在盤子三不粘上面作為點綴,這道傳奇中式甜品菜就正式制作完成。 林旭端著盤子來到樓上包房。 剛進門,沈佳悅就眼前一亮: “哈,三不粘做好了?” “做好了。” 林旭把盤子擺到餐桌上,然后轉到主位上的幾位老人面前了,讓幾位老人先品嘗。 “這三不粘看著就比一般飯店里做的要好。” 林老太太夸了大孫子一句,隨即便用筷子夾起一挑,一小塊三不粘就被扯了下來,她送進嘴里嘗了嘗,立馬對身邊的陳老太太和沈老太太說道: “快嘗嘗,這三不粘做得可真好吃,舌頭一抿就化了,我大孫子手藝真棒!” 林旭坐下來,接過沈佳悅遞來的筷子,夾起一根羊排,剛啃兩口,姑父石文明便說道: “小旭,吃完飯我去后廚學習一下咋樣?” “行啊,沒問題,等會兒換一身衣服,你想學什么就學什么,要是感興趣,明兒跟我一起去釣魚臺或者燕京飯店后廚也行。” 這些地方都是禁地,但對林旭來說,卻比回家還輕松。 “行啊,我這趟就是來長見識的,都去看看也行。” 石文明沒跟自己侄子客氣,畢竟釣魚臺和燕京飯店,對于一般的小廚師來說,如同圣地,所以話語中盡是激動。 這種感覺,就像一般小診所的醫生,要去協和參觀學習一樣。 林旭把羊排啃著吃下去,又夾了塊火焰醉鵝慢慢啃著。 今天桌上的菜品很多,大家可以撒開了吃。 沈國富一邊吃,一邊跟大家介紹著醬油肉和醬油鴨,簡單一蒸,咸鮮的味道和勁道的口感就讓人淪陷了。 喝酒時候啃一塊,那叫一個過癮。 林旭說道: “這次又做了幾十只鴨子,等辦完婚禮回去,也差不多可以吃了,到時候給燕姐留點兒,剩下的全帶殷州。” 今年去殷州過年,自然要吃好喝好。 不光要吃這些干制的肉類,到時候還要殺兩三頭大肥豬。 過年嘛,不殺豬怎么能行呢。 正好手中有殺豬技法,不過一下殺豬的癮就太遺憾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