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剛蒸好的米團是無序的,所以比較硬,只要把米團通過砸或者擠壓變成有序的狀態,就會柔軟很多。” 牛闖也發現了這一門道,張口說道: “要是能碾壓兩遍,估計再用搟面杖就能省事很多。” 碾壓? 林旭看了眼沉寶寶手中的小號鐵锏,這玩意兒砸起來雖然有效果,但畢竟個頭太小,而且就一對兒。 等把這面團一點點砸完,估計都到中午了。 得想辦法快速將米團碾壓一遍。 他認真想著,腦子里突然閃出了上次師兄做竹升面的情況。 誒? 這個辦法倒是不錯啊。 竹升面用的是大號毛竹,比較大,而且有人體重量的加持,向下壓的力量不少,這么碾壓兩遍,說不定還真的能行呢。 竹升面的設備店里也有,都是沉佳悅擺弄的。 林旭在工作臺旁邊放了一個不銹鋼支架,將一截碗口粗的大號毛竹插進去,再往毛竹上抹一些防止粘連的花生油。 接著便把所有蒸好的米團放在毛竹下面,開始碾壓。 為了防止出現意外,他特意兌換了竹升面的優秀級技法。 面是次要的,主要是將毛竹碾壓的技法弄到手。 兌換成功,他便擦著一條長凳子開始了碾壓,用大腿部位跨在毛竹上,另一條腿踩著長凳,先用力踩著長凳給身體一個向上的力,接著用身體的自身重力壓著毛竹碾在米團上。 米團上頓時壓出一個凹槽。 “嘿,果然可以!” 牛闖驚叫一聲,原本以為要去面點部把那個應急用的小壓面機搬過來呢,沒想到根本用不上,直接用竹升面的技法碾壓,米團立馬變得服服帖帖起來。 林旭也沒想到效果居然這么好,他笑著說道: “這種用魔法攻擊魔法的方式果然管用,那就繼續,趁熱把米團碾壓好。然后再用搟面杖搟成面片。” 他再跳動一下,沿著凹槽一側的突起繼續碾壓。 就這樣,原本束手無策的米團,此時卻變得服服帖帖,在毛竹的碾壓下,很快就壓扁成了千層餅一樣的厚片。 林旭停下來,折疊幾下,繼續用毛竹碾壓。 這些米團剛開始挺硬的,但隨著自身的黏性被激活,逐漸變得柔軟起來,壓到最后,幾乎跟做刀削面的硬面團相當了。 “我覺得差不多了,老板你歇會兒,我用搟面杖試試。” 牛闖將壓好的米團整理妥當,隨即用搟面杖試著搟了幾下,雖然還是有點硬,但跟之前相比卻好了很多,至少這能搟開了。 而這時候,旁邊的沉佳悅已經將她砸的那塊兒完全砸好,甚至砸出了糯米團那種黏軟交加的質感。 “好累呀,不過這東西砸著還挺過癮,有種鍛煉身體的感覺……旭寶,下次你弄點牛肉讓我砸吧,讓你看一下被耽誤的神級廚娘有多厲害。” 林旭捏了捏這丫頭的臉蛋,隨即將她砸得有些過火的米團,整理成一個類似磨刀石的長條形面塊。 整理好后對她說道: “等徹底晾涼變硬,就是滇南有名的餌塊了,可以切餌絲,也可以切成片烤著吃,還能切菱形片像炒面那樣烹制。” 餌絲餌塊是滇南地區最主要的主食,吃法眾多,隨便一戶人家,都能把這道主食做成一桌美味佳肴。 沉佳悅笑嘻嘻的說道: “別人能做的,咱肯定也能做,下午就通知黃夫人,讓她來吃餌絲。” 哼哼,純手工做出來的,用的還是竹升面的技法,想想這餌絲就好吃。 牛闖把面片搟開,接著用菜刀將這些熟了的米漿片切一下,掛到晾掛面的架子上,這么做是為了讓面片盡快晾干。 等徹底干透,面片再次發硬的時候,才能疊起來用菜刀切成絲。 滇南當地加工餌絲的作坊,基本上也是沿用這種做法,不過他們碾壓的步驟,使用的是成套的壓面機和粉碎機,而不是林旭這樣的手工操作。 半小時后,水分已經發干,林旭從架子上將這些米漿片疊放在桉板上,再卷一下,接著用菜刀慢慢切下去。 這些類似于寬面條的細絲,就是傳說中的餌絲了。 “唔……餌絲看起來沒有米線好看啊,米線滑熘熘的,餌絲看起來灰突突的,還沒光澤。” 林旭說道: “米線是生漿煮制,先成型再煮制,所以看起來比較光滑,而這餌絲是蒸熟再加工,賣相自然沒有生漿好。” 生米漿能制作的食材很多,比如河粉,比如腸粉,比如米皮,用處廣泛,以后不忙了可以細細研究一番。 林旭把切好的餌絲放進袋子里,密封后放到冷庫中: “下午我做點餌絲嘗嘗,感受一下米線和餌絲的區別。” 沉佳悅問道: “可不可以做點過橋米線啊?” “過橋米線需要用老雞湯,上面飄著一層厚厚油脂的那種,比較麻煩,而且吃起來也就那樣,你要真想吃,以后不忙了再做吧。” 過橋米線不算難,無非就是用滿是油脂的雞湯煮米線,吃的時候要把米線從砂鍋中夾出來,吹一下再吃,否則容易燙到嘴巴。 原本的過橋,就是跨過一座橋,砂鍋里的米線依然燙嘴,但過橋米線風靡那會兒,吃法變得繁瑣起來,還有各種各樣的規矩。 想想過去遍布大街小巷的過橋米線店,而如今卻很難見到,不得不讓人唏噓,過了氣的網紅美食不如狗啊。 “那我就等著吃咯!” 沉佳悅將那對鐵锏清洗一下收起來,林旭見狀,對她說道: “再買兩對兒大號的吧,回頭咱在店里做一些潮汕牛肉丸子,看看有沒有傳說中那樣比乒乓球都彈。” “好呀好呀,我現在就買……對了旭寶,今天參加齊思明拜師,你需不需要帶禮物啊?不是說這種場合不能空手嗎?” 林旭說道: “我師兄準備好了,不用咱操心。” 對于兩個二十出頭的小年輕來說,參加這種傳統儀式感比較強的場合,多少讓人有些緊張。 萬一出錯,人家笑話的可不是林旭,而是師父高大爺。 所以一定要小心謹慎,免得鬧出笑話。 “今天拜師就是個由頭,其實重點還是賀家順清理門戶,順便把齊振濤的師承給捋順,姓孟的要被連根兒端了。” 雖然烹飪圈沒有相聲圈那樣沒有師承寸步難行,但比拼高端烹飪技法時,師承依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目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