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點開后,他瀏覽了一下話題動態,這才明白過來是怎么回事了。 昨晚有個常年在橫店跑龍套的群演把墩墩的視頻二次創作了一番,將會議桌那頭開會的曾曉琪等人比作了導演、編劇、制作人、監制等電影從業者。 這些人坐在高高在上的椅子上,各種唉聲嘆氣現在演員的演技越來越差,導致影視劇的拍攝難度越來越大。 但卻完全沒注意到,一些沒名氣的小演員那賣力的演出。 導演們說的所有動作神態小演員都能演出來,但因為導演們看不到,所以墩墩代表的小演員只能唱獨角戲。 到最后,墩墩在會議桌上躺下,代表著小演員們認命、轉型、暗然退出這個行當。 而導演們則繼續感嘆著沒有好演員。 諷刺意味很強。 配音和字幕都完全契合墩墩的表演。 所以剛發布出來,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不少視頻創作者都紛紛根據墩墩的視頻展開二次創作,從而表達人才被埋沒的悲哀。 墩墩的視頻就這么再次火了。 連帶著林記美食也再次翻紅,竄到了話題總榜十五名。 看完后,林旭瞅了廚房里正在干活兒的朱勇一眼,原本還打算讓朱勇做蓮藕燉排骨給大家嘗嘗鮮呢。 現在看來,不用等朱勇做了。 自己就能輕松做出來。 下午四點多,林旭下樓將水族箱里正在暢游的鯉魚抓出幾條,開始做干燒魚。 干燒魚這道菜,據說是大畫家張大千創作出來的,也說是有位看人打牌的廚師忘了時間,導致魚在鍋里熬干了湯汁而做成的。 反正不管怎樣,這都是一道做法不復雜但味道卻超級鮮美的菜品。 拿菜刀將鯉魚的腦袋敲一下,隨即在尾巴根部來一刀,把魚血放出來,接著將魚鱗刮掉。 這種兩斤來重的魚,鱗片不是很大,所以這次就不留了。 魚鱗的不光身上有,魚肚子上也有,而且還更硬一點,為了影響口感,需要從頭到尾都要刮洗干凈的。 刮好后將鯉魚開膛。 將里面的內臟一股腦挖出來,不過魚籽魚鰾魚油可以留下,回頭做魚雜吃。 內臟清理干凈后將腹腔里的黑膜洗干凈,再去掉魚鰓和魚牙,最后把魚尾修成一個標準的“v”字形,這種形狀被稱為燕尾,有吃完展翅高飛的意思。 做完這一步,鯉魚的清理工作就算結束。 魚身清洗一遍,再用廚房紙把表面和腹腔中的水分全都擦干,接著開始給鯉魚改刀。 鯉魚改刀的方式有很多。 有一字花刀,柳葉花刀、牡丹花刀等等。 今天做干燒魚,要用的是十字花刀。 把魚平放在桉板上,在魚嵴背上肉厚的地方,順著魚身斜四十五度下刀,用刀尖的部分切到魚骨停下。 接著間隔幾厘米,再這么來一刀。 做干燒魚花刀必須要深,要切到骨頭,這樣魚肉才能更加入味,才更好吃。 從頭切到尾,再換個角度重新切,讓刀口呈現垂直交叉狀態。 兩側全都打上花刀后,放進盆里,抹上一層食鹽,再將蔥姜揉碎了涂滿魚身和腹腔,最后把蔥姜塞到魚的腹腔中,進行腌制。 這一步是給魚入一個底味兒,讓鯉魚的味道更鮮美。 接著將蓋上蓋子,讓魚在盆里腌制十分鐘。 趁著這個功夫,把準備用到的食材都準備一下。 肥一點的五花肉,切成石榴籽大小的顆粒,姜蒜切末,豆瓣醬剁成泥,芽菜淘洗后剁碎,再切點筍丁、泡椒丁、大蔥段等配料。 傳統做法中,干燒魚是不放鹽的,咸味主要來源于豆瓣醬和芽菜。 所謂的芽菜就是用鹽腌漬的青菜類食材,類似于雪里蕻、梅菜等、蘿卜纓等菜品,是川渝地區一年四季離不開的腌漬菜品。 經典川式美食宜賓燃面,以及味道和口感不遜于梅菜扣肉的咸燒白等等,都離不開芽菜的加持。 一切準備就緒,魚也腌制得差不多了。 開始制作。 林旭將魚身上的蔥姜全都去掉,接著起鍋燒油,油的量要稍稍多一些。 等油燒到八成熱時,下入鯉魚。 鯉魚下進鍋里后不用翻動,利用高溫熱油炸制,這樣鯉魚表面才會迅速炸干,不會破皮。 相反,如果剛入鍋就翻動,那魚絕對是要粘鍋的。 炸了一會兒之后,輕輕晃動炒鍋,等鍋能晃動的時候,就說明魚的底部已經炸干,可以翻面了。 兩面炸好,撈出來控油。 將油鍋重新放在灶上,倒入一炒勺食用油,油熱后放入五花肉小火煸炒,把肉末的香味和油脂炒出來。 接著放入豆瓣醬,翻炒出香味和紅油。 炒得差不多時下入姜蒜末、泡椒丁和芽菜,繼續翻炒,讓魚有個底味兒。 所有香味都出來后,下入一小勺胡椒粉,再倒入生抽老抽,給鍋里的湯汁上個底色。 大火燒開,將炸過的魚下入鍋里,倒入沒過魚身一半的豬骨高湯,開始燒制。 燒的時候要用勺子不斷的舀起鍋里的湯汁往魚身上澆,讓湯汁的味道完全浸入到魚肉中。 “哇,好香啊!” “就是,沒想到在廚房門口都能聞到干燒魚的香味,這太讓人期待了!” “等會兒我得多吃兩口,誰跟我搶誰罩杯縮水一個號!” “……” 門口,曾曉琪幾人聞著廚房里飄出的香味,連魚干都顧不上吃了,生怕等會兒吃不下干燒魚。 她們拿著手機翻找著附近的房源,突然看到一套急售的頂層復式樓房。 “誒,這套房子看著不錯啊……” —————— 昨晚加更那章剛發出來,就發現群管理【萌吃嚯】又打賞了五萬書幣,成為了本書的榜一大哥,真是感謝打賞,加更章節+1。本章5300字,求月票啊兄弟們,超過1000繼續加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