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經(jīng)過呂太常這么一說。 所有人也都沒有再繼續(xù)懷疑此時的真實性。 然而東臨王劉子燁看到呂太常如此,心里對這呂太常也同樣佩服。 此等精神自然也是他應該學習的地方。 于是,劉子燁也再次將目光看向了劉子廷,拱手道:“陛下,這張安身死,為抵天下百姓之口,臣弟將張安所有關(guān)于造反的信件都讓人整理完畢,想必三日內(nèi)便能夠到達京城。” “很好!”劉子廷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后又將目光掃向了那些如同孫思博一同反對打仗的眾臣,怒道:“朕也讓你們睜大眼睛好好看看,這張安到底該不該除!” 群臣啞然無聲。 劉子廷的怒聲響徹整個承天殿,即便是那些站在承天殿外的禁軍們也都紛紛被這股氣勢而驚到。 看著面前的景象,劉子廷心中十分滿意。 最好的還是能夠讓這些人順著自己的心意去走,這樣也免得自己還要想些其他的方法去限制這些人。 不過現(xiàn)在這些事已經(jīng)講完,接下來便是關(guān)于這賞賜一事。 “子燁。” “臣弟在!” “此次你立了大功,不知你想要什么獎賞?”劉子廷象征性的開口詢問,但實際劉子廷早已想好了賞賜的內(nèi)容。 “臣弟此舉乃是為大乾,為陛下,也同樣是為了先帝……”劉子燁說道這里,略微停頓了一下,隨后又再次開口:“況且,之前封王分藩之時陛下便將東臨六郡賜予臣弟,已然比其他王爺更要優(yōu)待,臣弟也不過是盡了自己的本分而已,已然滿足,就不用什么賞賜了……” “欸,此話差矣。”劉子廷連忙擺了擺手,面帶笑容地說道:“封王分藩本是理所當然之事,而以你劉子燁的能力,分得東臨六郡也是合情合理,這次不費兵卒拿下嶺南,你當屬頭功,若是朕不進行封賞,那么以后誰還會為我朝廷效力?” “是啊,東臨王年紀輕輕便立如此大功,必然是要封賞的!” “不錯,陛下賞罰分明,可從未有過立功不賞的道理!” “即便不是東臨王,換作任何人收復嶺南,那也同樣是得賞賜的啊……” “就剛才鄭大人所說的種種,光是能夠想到就足以驚人,更何況能做到,這若是不賞,那什么能賞?” “我等光是處理一些政事便能受陛下賞賜在娛樂城中修身養(yǎng)性許久,東臨王的話,即便是賞賜一座娛樂城也是能夠接受的啊……” 以鄭煜為首,不論是孫思博還是那些與劉子燁并沒有太多接觸的眾臣也都紛紛開始表態(tài)。 而蔣騰與蔣躍兩兄弟也同樣因為劉子燁而高興,只不過他們并未多言,免得引起某些人的猜想。 劉子廷看著面前這些人的發(fā)言,也同樣是笑呵呵地說道:“子燁,就連群臣都這么說了,你可還要拒絕朕?” “這……”劉子燁也只好點了點頭,“臣弟,接受陛下賞賜……” “很好!” 所有的事情按照劉子廷心中所想的去走,自然十分開心。 畢竟嶺南那么大塊地不處理實在是不行,若是不管,那這嶺南便順理成章的交給了朝廷,成為了自己又一個收稅的地方。 嶺南王在時,這收的賦稅可不歸朝廷,這也同樣是先帝當初立下來的規(guī)矩,自然也是為了感謝兩個兄弟跟嶺南王當初為大乾所做的努力。 不過那時候,先帝可沒有考慮到以后劉子廷會一次性封藩這么多王爺。 在先帝的看來,封王也就夠了,分藩實在是沒有必要! 但同樣。 這規(guī)矩也讓劉子廷狠狠地鉆了個空子。 要知道,嶺南這地方雖然不是特別富,但是他地方實在是太大,比之齊楚兩地加起來可都要大! “朕考慮到嶺南地大物博,民風與我江南、鎮(zhèn)京等地截然不同,但同樣也是邊防要地……” 簡單講述了嶺南之地的重要性之后,劉子廷忽然話鋒一轉(zhuǎn),故作驚奇地說道:“要不,朕將嶺南之地賞賜于你?” “什……什么?!” 承天殿中,眾人臉上皆是震驚無比。 劉子燁震驚。 蔣騰蔣躍兩人震驚。 五部尚書、九卿以及御史等大大小小所有官員臉上無一不是震驚之色。 即便是站在劉子廷身旁的趙賢和蔣歆,也同樣是震驚不已。 “等等,陛下您剛才說什么?” 蔣騰終于開口,此時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這位原先力挺東臨王稱帝的大將軍。 “朕說,將嶺南之地交于子燁,朕還準備封子燁為漢王!” 這次,劉子廷又增加了賞賜。 “漢王……”蔣騰喃喃自語。 這漢王兩個字代表的是什么蔣騰知道。 即便是嶺南王,也沒有如此待遇,只能算作是藩地最大的郡王而已。 但這一字王,顯然將劉子燁提升了一個檔次。 而這也就是王爺?shù)淖罡邫n次,就跟現(xiàn)在齊王與楚王那般…… “陛下!” 果然,震驚的同時,最先醒悟過來的便是戶部尚書孫思博。 “陛下,陛下拿回嶺南,乃是擔心嶺南王謀逆,但這好不容易收回來的嶺南卻又賞給王爺,這豈不是……” 孫思博話還沒有說完,吏部尚書張司也連忙開始接話,道: “陛下,這嶺南總計可有二十多郡啊,我大乾人才濟濟,陛下可千萬別因為怕沒人管理而將此地隨意封賞啊……” “陛下,萬萬不可啊……” 反對的文臣們陸陸續(xù)續(xù)地開始站了出來。 即便是剛才博得劉子燁好感的呂太常也忍不住勸了那么一句。 只不過他并沒有直接反對,而是勸劉子廷再多考慮考慮而已。 要知道,這可是天大的國事,自然不能因為自己的私心而被誤導。 文臣們,本來各有心思。 有像孫思博這種反戰(zhàn)一派,也有鄭煜這種理性分析的中立派。 但此刻,不管是什么派,都紛紛站了出來,要么直接反對,要么就如同呂太常那般開始勸說。 除了王謙依舊還孤零零的站在了原地之外,所有人都已然跪在了殿中,齊聲高呼: “臣懇請陛下三思……” 看著此景,劉子廷卻是無奈地笑了笑。 對于這種情形,他早已早腦海中想過千萬遍,為了能面對這個場景而不至于讓自己苦惱,就只有一個解決辦法。 講道理在以前便試過,根本就沒有太大的作用。 畢竟光靠嘴皮子,自己又怎么能說的過面前的那些文臣呢? 這也是劉子廷最開始想培育噴子的想法。 不過劉子廷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整個局勢都在悄然之間改變著。 當初覺得當昏君難,那是因為自己手上沒有任何的實權(quán)所以才畏首畏尾,凡事必須得先說服這些手握大權(quán)的臣子幫助自己才行。 但現(xiàn)在不同。 即便自己當昏君,這些人又能夠怎么樣? 丞相都出去了,蔣騰蔣躍更是武夫兩個,只要能說得過這兩個武夫也就夠了。 并且,現(xiàn)在還不僅僅是靠嘴說。 即便是用拳頭,也能夠說服這兩個人! 至于其他的文臣們。 只要讓東廠,讓錦衣衛(wèi)帶人將這些不聽話的臣子帶到娛樂城里面就能夠處理。 所以這就是自身有底氣的好處! 再次將目光看向面前那些跪地的臣子,劉子廷的心態(tài)完全就變了。 現(xiàn)在的自己,可以拋開所有,做一個徹頭徹尾的大昏君! 想到這里,劉子廷的嘴角忍不住便開始上揚。 而看到這正在笑嘻嘻地陛下,劉子燁的心中卻忽然大驚…… 他知道,陛下這次又開始要裝昏君了…… “都起來吧,朕意已決,諸位愛卿也就不用在多言!”劉子廷擺了擺手,臉上沒有絲毫苦悶的表情。 然而這些哀嚎的臣子們見到此景,心中也同樣是不寒而栗。 為什么寒? 當初劉子廷說一些荒唐的事情他們通過哀嚎至少能夠讓這位荒唐的陛下面露難色。 但現(xiàn)在,他們的哀嚎卻是讓這位陛下越加的開心…… 這證明了什么? 證明現(xiàn)在的陛下根本就不會被他們所牽動任何的感情,也就不會在去顧及他們的感受! “禮部尚書郝萬江可在?抬頭讓朕看看!”劉子廷看著面前俯首的文臣們,忽然喊道。 “臣……在!” 人群中,郝萬江緩緩抬頭,臉上略顯尷尬之色。 “封賞詔令我讓你兒子代筆,至于其他閑雜之事便由你去處理,可不要讓朕失望了啊……” 劉子廷的笑容在郝萬江看來毫無反駁之力。 光憑借著他兒子當今的地位,這答應也得答應,不答應還是得答應。 “臣……臣遵旨……”郝萬江再次低下了頭,已然不敢面對周圍眾臣的目光。 “漢王……”劉子廷將目光看向了劉子燁,但劉子燁第一時間卻并沒有反應過來,似乎還沒有習慣這個稱呼。 “漢王!” 劉子燁微微一愣,隨后便神色緊張,連忙拱手回道:“臣弟在……” “朕雖然將嶺南這么大個地方交給了你,但那二十萬軍隊朕倒是另有用處,往后嶺南的邊軍由朕安排,你不會有什么意見吧?” 劉子燁聞言,卻也是直接跪在了原地,此刻這位皇兄對于他的溺愛已然不止是他心里所想的那般簡單。 如果說分藩時多出來的三郡是因為兩人在兄弟們中關(guān)系是最好的。 那么這嶺南之地的封賞可遠遠不止是如此…… 即便是以后劉子廷生了皇子,恐怕也沒有如此大的封地能夠賞賜了…… 雖然劉子燁覺得這個比喻有些不恰當,但除了這么想之外,也沒有任何例子能夠比擬…… 畢竟叔輩的封地也就那樣,兄弟們的封地更是少得可憐…… “陛下封賞,臣弟受之有愧,嶺南本就是陛下的,這二十萬軍隊自然也是陛下的!” “很好!”劉子廷點了點頭,他本就相信自己的小老弟,更何況這么說的原因也是讓那些臣子們不要太過于惶恐。 否則若是逼急了這些人,也不知道這些人會不會做出一些讓自己更加意想不到的事情。 俗話說得好,打一巴掌,再給顆糖。 但此刻,趁著這個難得上朝的時機自然是把該講的事情都要講出來。 劉子廷不禁瞥了一眼身旁的蔣歆,隨后又將目光看向了面前的那些臣子,繼續(xù)說道: “還有一件事朕要跟你們講講……”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