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1章 重建水營-《晚清第一梟雄》


    第(1/3)頁

    太平軍自長沙撤軍后,一路疾進,向益陽方向進發。

    12月1日,前鋒抵寧鄉縣。清寧鄉知縣齊德五不戰而降。太平軍輕取寧鄉,秋毫無犯。

    2日,太平軍經寧鄉趨益陽。清欽差大臣徐廣縉調兵遣將,試圖以三萬人合圍寧鄉。但清軍各部畏敵怯戰,遲鈍遷延,唯向榮、江忠源、張國梁等派兵急追。

    太平軍進軍神速,行蹤不定。清軍只能望塵莫及。

    3日,太平軍先鋒進抵益陽南岸。原本守城的銅仁協都司、益陽知縣均不戰而逃。

    太平軍兵不血刃進入益陽。

    楊秀清密囑羅大綱、吳捷,令二人率軍沿資江搜羅船只,準備重建水營。楊秀清本人坐鎮益陽阻擊清軍。

    4日,向榮輕敵冒進。楊秀清抓住機會,主動進攻向榮,殲敵近千人。

    至此,向榮膽寒,再也不敢迫近太平軍。他只得像其他清將那樣,遠遠地跟在太平軍后面,保持一到兩天的距離,決不主動進擊。

    卻說羅大綱、吳捷二人接受楊秀清密令,連益陽城就沒進,就開始沿江搜羅船只。

    益陽城外本就停了不少船只,約有近百艘船。原來,長沙之戰正酣時,清朝方面害怕太平軍西進,早已令益陽、岳州等地官員于江面隘口設置木樁,堵塞江面。

    江忠源曾在全州城外的蓑衣渡堵塞湘江,使太平軍損兵折將,不得不改走陸路。清妖故伎重演,試圖阻塞資江,防止太平軍沿資江進入湘江,進而進入洞庭湖、長江。

    資江阻塞,不少船只航行受阻,只能停泊在益陽城下。

    這些船民對清軍恨之入骨。船民是指生活在船只上的老百姓。船民以船為家,隨波逐流,通常靠打魚、航運養活自己。打魚的叫漁民,搞航運的叫船戶。

    雍正朝以前,他們還屬于“賤民”,子孫不得上岸居住,亦不得與其他階層百姓通婚。雍正皇上廢除了“賤籍”制度,船民也不再屬于“賤民”。

    可老百姓仍然歧視船民、排斥船民,官府也盤剝他們,向他們收取重稅。

    鴉片戰爭以后,華夏貿易中心從廣州移向上海,貨物改從長江集散。不少船戶本在洞庭湖流域從事航運,把從廣州進口的貨物運往內地。如今,他們失業了,而官府依然向他們收取重稅。

    這些船戶無奈,收入每況愈下,一家人連溫飽也解決不了了。有的船戶改行打魚,卻奪了漁民的飯碗,雙方沖突不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晋县| 那曲县| 师宗县| 乐业县| 陇川县| 玉溪市| 临桂县| 台安县| 清流县| 海口市| 怀柔区| 东丽区| 呼玛县| 德安县| 安庆市| 民权县| 枞阳县| 德惠市| 连云港市| 罗甸县| 应城市| 甘谷县| 中宁县| 会同县| 马关县| 环江| 乌拉特前旗| 内黄县| 射洪县| 奉节县| 定安县| 林芝县| 阜宁县| 嘉禾县| 绵竹市| 彰化市| 松桃| 资兴市| 海盐县| 沈阳市| 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