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搶收晚稻-《晚清第一梟雄》
第(1/3)頁
太平軍在牛頭洲取得大捷,幾乎全殲向榮的部隊。太平軍占領水陸洲、牛頭洲,在湘江東、西岸之間來往自如。
清軍自此一蹶不振,只得從東岸調來大軍,在西岸結營固守,絲毫不敢出擊。
由于長沙久攻不下,西岸重要性日漸凸顯。眼見清軍調來重兵,太平軍也及時調整戰略,再從城南抽調兵力西渡,與西岸清軍向榮部對峙。
湘江西岸多稻田,入秋以來,稻谷逐漸成熟。太平軍收割晚稻,充實軍資,又以水陸洲為依恃,聯絡東西兩岸,已然立于不敗之地。
之前,土營穴地攻城頗為有效,通過魁星樓地道炸塌城墻,林鳳祥、秦日綱部太平軍幾乎攻入城內。洪秀全、楊秀清見狀,不肯舍棄近在咫尺的長沙,執意在長沙城下組織第三次“穴地攻城”。
在這種背景下,西岸太平軍得以抽空收割晚稻,招募新兵。
卻說這天,吳捷在營里久閑思動,便帶著親兵出營視察。聽說旅帥雷振邦在毛栗沖尋得一塊晚稻,正帶著數百人在此搶收晚稻,吳捷好奇,當即下令前往毛栗沖。
毛栗沖位于岳麓山西南四十里,周圍群山環抱,中間有一塊千畝大小的盆地。盆地內都種有稻谷,因為四面環山,所以氣溫比外面低些,稻子也熟得晚。
吳捷騎馬翻過山崗,來到毛栗沖,只見面前上千畝良田,太平軍和當地農民正在搶收晚稻。晚稻已經成熟,谷粒飽滿,金黃的稻穗低垂著頭。秋風習習,送來新稻的香味。
今年是個豐收年。這里的稻田絕大部分都是地主家的。因為太平軍和清軍在長沙城外交戰,附近的地主縉紳都逃進了長沙城內,農民亦躲在山里不敢出來。
太平軍多出身底層,堅持義不擾民,即使是搶收稻子,亦給農民留下足額的口糧。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太平軍取得了農民的信任。
此刻,雷振邦率領太平軍搶收稻子,便有不少毛栗沖的農民踴躍參與,幫助太平軍收割稻子。
雷振邦得到消息,飛馬來到吳捷面前,向他報告毛栗沖收稻情況:
“大帥,小人于前日來到毛栗沖,便開始組織農民收割稻子。據小人仔細訪查,此地有一千二百余畝稻田,張、羅兩家大地主便占有七百余畝,農民自有稻田僅一百六十余畝。因此,此地農民,絕大多數都是佃農,替地主老財種田。”
雷振邦本就黝黑,此番在稻田上暴曬,更是黑成了鬼。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增城市|
凌源市|
通城县|
卓资县|
祁门县|
洛扎县|
建阳市|
东城区|
神木县|
怀仁县|
临桂县|
华宁县|
新乐市|
吴江市|
松原市|
福安市|
龙井市|
伊川县|
寿光市|
顺昌县|
孟连|
长武县|
东明县|
剑阁县|
北安市|
宣威市|
杂多县|
宁蒗|
泰和县|
新宁县|
五华县|
芦山县|
鹤山市|
廊坊市|
依兰县|
禄丰县|
天台县|
土默特左旗|
湖州市|
天全县|
溧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