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是夜。 蘇長歌意識潛到識海當中。 輕車熟路的走進文宮。 一眼望去,殿內還是空蕩蕩的,只有座高聳的雕像屹立在此。 “雖然八品修身境是修煉肉身。” “但七品明意境,聽起來跟武道并無多少關聯。” “明意,即是明心,這次給予的能力,應該是和心、意有關,明悟道理真意,或者明悟本心,念頭通達之類的。” 蘇長歌心中如此想到。 畢竟叫做文宮。 總不可能一直和武道有關,半點儒道的能力都沒有吧? 抱著這種想法,蘇長歌來到雕像前。 下一刻。 一道恢弘的聲音從四面八方傳來。 “儒道七品,明意境。” 聲音在空蕩的大殿內久久不歇。 而有了上一次的經驗,蘇長歌直接抬頭看向雕像上面的竹簡。 不多時,一頁金色帛書從竹簡上掉落,好似羽毛,輕輕地漂浮落下,然后化作一道金光射入自己的眉心處。 剎那間。 蘇長歌感覺自己好像哪里發生了變化。 但是又說不上來是什么。 一種玄之又玄的感覺。 “心、意,本來就不是憑感覺和言語就能闡述的東西。” 蘇長歌心中思忖一句,雖然不知道哪里發生了變化,但想來應該和自己先前猜測差不多,與明心、明意有關。 就如此,他退出天地文宮。 起身坐在書案前開始提筆著書,想試試會不會有下筆如有神的感覺。 很快,洋洋灑灑數千字。 半篇陽明心學理論,外加注釋和億點點私貨寫完。 然而,蘇長歌雖然寫的很暢快,沒有堵塞之處,但跟以前相比并沒有太多差別,更沒有明悟本心那種頓悟之感。 心念至此。 蘇長歌不由想到了什么。 放下筆緩緩站起身,擺出神人擂鼓式開始修煉武道。 但就在姿勢擺好的一剎那。 他身上的氣勢陡然發生變化。 此刻,蘇長歌進入到一種玄之又玄的狀態。 他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尊屹立在天地間的神人,一拳遞出,高山仰止,如日中天,世間武夫皆要俯首拜服。 暗處。 鬼臉面具人被這股氣勢驚醒。 “拳道真意?” 看到這一幕,饒是武道五品的她也不由瞪大了眼睛,神情錯愕。 師父常說她是萬中無一的習武天才。 但即便如此,她也是花了大工夫才觸碰到武道真意的門檻。 可現在,眼前這個剛入武道的家伙,只練了幾天淬體的招式而已,竟然就領悟了拳道真意,這算怎么回事? “莫非他是萬萬中無一的天才?” 鬼臉面具人狐疑的想著,心中莫名有了幾分危機感。 按照蘇長歌修煉武道的速度。 再過個一兩年。 自己豈不是就要失業了? 好不容易找到一份不用殺人就有錢賺的輕松工作。 她有些不舍得。 而此時,蘇長歌也感受到自己的變化。 “果然如此。” “明意明意,明悟武道真意。” “數千年前的圣賢前輩,你們到底是怎么教化眾生的?” 蘇長歌心中不由怪異的想到。 但倒也不覺得這個能力有哪里不好,畢竟修煉武道能夠強大自身。 等將來自己武道和儒道都走到盡頭,浩然正氣鎮壓仙佛妖魔,然后再開無雙和對面講道理,教化起來確實會方便不少。 心中這樣想著。 蘇長歌修煉武道更加全神貫注。 很快,等到浩然正氣被揮霍一空,他才意猶未盡的停下動作。 隨后便沐浴更衣上床休息。 而鬼臉面具人則有些睡不著,為自己將來的錢途而發愁。 就如此,時間一點一點過去。 到了翌日。 蘇長歌洗漱用膳完,搭乘馬車來到太學院。 而當他走到黃字丁班外時。 一群學子站在堂外,趙恒、霍從文等人則在和他們聊天吹噓。 “夫子不僅精通儒學。” “算術、兵道、詩詞更是登峰造極,當世鮮少有人能與其并肩。” “信國公知道吧?” “那是我爺爺。” “他老人家常在我耳邊感嘆,夫子在兵道一途,遠比他要強上數倍。” 霍從文開口,得意洋洋的在眾多年紀相仿的學子面前吹噓。 趙恒則在旁邊搭腔,“此言不假,我父親也常在耳邊念叨,說蘇夫子有治國安邦,經天緯地之才,讓我跟夫子好好學。” “敢問令尊是?” 有名學子好奇的出聲問道。 “當朝太子。” 趙恒語氣平淡的說著,但臉上卻有那么一絲得瑟意味。 聽到此話,不少太學院學子沉默了。 一個信國公的孫子。 一個太子子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