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枝、黃知秋和楊杏花,三人將還帶著竹香的竹篾條放到火堆上進行烘烤。 等竹篾條表面的青綠色烘烤成了黃綠色,再放到通風的地方進行晾曬,以散去竹篾條中的火腥氣。 晾曬至少需要24小時,不過大家都閑不住,找了一些家里之前沒用完的竹篾條開始練手。 整個黃家,黃開林的竹編手藝最為老道,還沒到傍晚就編好了一只三層的粽盒。 見黃開林已經編好了,其他人紛紛放下手里的活計圍上來。 “還是爸的手藝好,這編得跟茉茉畫的圖簡直一模一樣。” 黃開林大馬金刀的坐在一旁,臉上不無得意,“我7歲就跟著你們太老爺上山砍竹子,8歲開始編草席,10歲的時候就能獨當一面了,要是連這么個小玩意都編不出來,那我這幾十年豈不是白活了。” 黃建軍嘿嘿一笑,“那是,爸,您可是咱們家的頂梁柱子。” 黃開林白了兒子一眼,但臉上的笑容卻怎么也止不住。 黃知秋從自家大哥手里拿過粽盒,細細端詳著,細長的秀眉微微蹙起。 大家都在笑著,唯獨她心事重重的,黃建軍不由得納悶。 “知秋,你覺得爸編的這粽盒咋樣?” “爸的手藝當然是好的,就是……” 黃知秋抬眼望著家人,“茉茉幫我們接的是筆大單子,總共要出一萬只貨,總不能光憑爸一個人做。” 聽到這話,黃家人紛紛醒過神來。 改開以后,村里大量的勞動力都涌向了城里去謀生,像黃開林這般手藝的竹編好手,整個十里鄉找不出十個來。 在材料充足的情況下,像黃開林這樣的資歷老手,編織出一只粽盒也需要接近3個小時,一天哪怕從早編到晚,最多也就編4只。 就算是從現在開始算,距離交貨時間只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要完成一萬只粽盒的編織量,至少需要近30個像黃開林這樣的老手,還沒算砍竹、刮竹篾、殺青這些工序需要的人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