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好事-《科舉后,我靠種田平步青云》
第(2/3)頁
有東江王作保, 南里軍掛上了東江王的旗幟,加上南里軍本就兇名在外,事情進展的相當順利。
到了年底,統共收容的難民數量已達到六十二萬人。
不僅如此,寧鈺等人又從難民里招募了九萬人組建了第三支軍隊。
第二支軍隊是收編的一些還算正義的流民起義軍。
而南里初時的六萬人,戰死兩萬八,又補充了兩萬八,所以還是六萬人。
另一頭,燕時也已聞名天下,成為一桿不敗的活戰旗。
渡過大江,占領了湖廣不少地盤。
東江王忙著應付燕時,軍糧不足,想起來南里知縣承諾秋收后為東江王大軍提供軍糧之事,派人來催要,卻赫然發現大半個重慶府都到了寧鈺手中。
不僅如此,當初他沒放在眼里的幾萬人,搖身一變,成了一支人數超過二十萬的龐然大物。
催糧的人離開時,寧鈺特意命人挖了一碗稻米帶給東江王做禮物。
南里縣衙。
歇晌的時間,壯班差役來稟。
“趙典史,外頭來了好些人求見徐大人。”
“什么人?做什么的?”趙遇海將毛筆輕輕擱在筆擱上,抬起頭來。
“說是要捐款。”
捐款?趙遇海納悶,起身步出簽押房,“走,去看看。”
“徐大人不在衙內,爾等有什么事說與本官也是一樣。”趙遇海不動聲色打量挎籃子背背簍的一群農人,其中幾個他還認得。
腰背半駝的徐勤上前。
“典史大人,我們是從杏花村來的,聽聞軍餉告急,所以……”
順著徐勤的目光,趙遇海看向后方兩輛平板車。
兩個月沒發餉銀了,不怪乎下面的人多想。
趙遇海走向板車。
一個婦人掀開麥稈席子。
每輛車上陳列八個大籮筐,筐子裝滿銀錠子或銅錢掛。
兩輛車加起來少說上萬兩。
趙遇海吃驚,杏花村徐氏一族富裕他知道,但上萬兩現銀也不是說拿就拿的,必然是動了筋骨。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东|
利辛县|
定远县|
蓬溪县|
罗平县|
沂源县|
安西县|
焦作市|
霸州市|
陆川县|
嘉义县|
武陟县|
永德县|
逊克县|
留坝县|
南平市|
平舆县|
富源县|
东辽县|
莲花县|
那曲县|
庆城县|
新和县|
贡山|
通化县|
崇礼县|
湖南省|
徐闻县|
赤壁市|
加查县|
额敏县|
德昌县|
鹿邑县|
关岭|
内乡县|
天镇县|
曲靖市|
上高县|
洪泽县|
屏东市|
张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