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劉招孫自告奮勇地想要領兵去救,劉綎剛點了頭,又見得四周山谷之上旌旗林立。 眾人只見頭頂之上不知何時來了一片黑云,再仔細一瞧,這哪是什么黑云。 分明是烏壓壓的一大片箭矢! 隨著密密麻麻的利箭似雨點一般砸下,明軍陣中頓時哀嚎四起,血流成河。 劉綎周圍的騎兵紛紛中箭落馬,他更是親眼目睹一名家丁連人帶馬都被射成了刺猬。 有些中箭的戰(zhàn)馬吃痛,發(fā)瘋似的撒腿狂奔,許多軍士來不及躲閃便被撞倒在地。 剩余的明軍士卒四下尋找遮蔽物,全軍頓時亂做一團,甚至有人因為相互踐踏而死在了自己人的腳下。 三名親兵趕忙將劉綎拉下戰(zhàn)馬,高舉盾牌,將他護在了中央。 劉大刀緩過神來,雖然年老,可他歷經(jīng)多年養(yǎng)成的戰(zhàn)場素質(zhì)不曾消失。 他推開親兵,大聲喝到: “將我的帥旗立起來!” 兩名親兵聽令,小跑著將不遠處倒下的大旗重新立起。 劉綎站在飄揚的“劉”字旗下,高聲發(fā)號軍令,劉招孫見狀則為父親擂起了戰(zhàn)鼓。 “咚咚咚……” 沉悶而又厚重的鼓聲傳開,慌亂的明軍將士似乎找到了主心骨。 看著那道在箭雨揮舞著令旗的身影,眾人甚至覺得他與演義里那些以一敵萬的戰(zhàn)神一般。 身穿藤甲的浙兵最先反應過來,在主將的帶領下,依靠粗略搭建的掩體,以隨營火器進行,戚家軍悍不畏死、令行禁止的特點在他們身上體現(xiàn)出來。 越來越多的邊軍精銳加入了反擊,以弓箭、火炮等進行壓制,步兵則開始布置拒馬、鐵蒺藜,以此抵御即將到來的敵軍馬、步軍沖擊。 隨著明軍陣中不斷升起白煙,兩側(cè)山坡上距離較近的建虜也開始出現(xiàn)傷亡。 雙方交戰(zhàn)正酣之際,大批自北而來、高舉明旗的騎兵讓劉綎大喜過望…… —————————————— 富察之野,朝鮮軍營。 聽著北面?zhèn)鱽淼拿土遗诼暎w安面色陰沉下來。 連忙命令家丁吹響號笛,召諸將入帳議事,同時派遣傳令兵通知左、右兩營將軍,令他們集合騎兵。 眾將皆至,趙安隨即下達了軍令: 集合全軍堪用騾馬,調(diào)安奠官軍本部騎兵兩百、朝鮮中營騎兵四百、中營兩班武士百人、各營選騎術佳者數(shù)百,聯(lián)合左、右二營騎兵,出發(fā)接應劉綎所部。 其余步卒、炮手則在原地布置障礙、拒馬、挖掘壕溝、調(diào)試火器,準備死守大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