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梁元隨即找來梁二吩咐:“你趕緊準備車馬和錢糧,咱吶,要準備去魏國微服私訪啦?!? “郎君,你再說一下,去哪里?” “魏國。” 梁二瞬間驚呆,哎呀媽呀,這小主人是瘋了嗎?居然要去魏國? 但還是不得不立即執行主人的命令。 臨走前,梁元將要去魏國的消息告訴了嬴渠梁和公孫鞅。 并告知嬴渠梁,可在他離開這段時間,將變法之事交給公孫鞅和景監打理。 而督促執行新法之事,不妨在他回國之前暫緩一緩。 同時,梁元還交給了公孫鞅一封帛書,上面羅列了他所知道的幾個反法派成員,叮囑公孫鞅一定要注意他們的動向。 這些反對派,都是史書上明確記載了的。 安排好一切,梁元帶著梁二一起向魏國出發了。 秦魏互為敵國,梁元他們自然是扮做東周行商低調趕路滴。 梁府。 變法之事千頭萬緒,急需立即決斷的事極多,公孫鞅一般都是來梁府辦公,方便與梁元及時聯絡。 此時,公孫鞅漫步在梁府后花園,一臉得意,但卻不好表現出來。 現在整個禁室和梁府的公事都由他一人決斷,他感到極為痛快! 但很快,公孫鞅還是從臆想中醒過來了。 他畢竟是個實干的改革家,不可能只考慮那些所謂利益。 公孫鞅開始思考著即將頒布的法令還有什么缺失。 即將頒布的法令雖然于民有大大的好處,但要削弱世族的根本利益,世族必然群起反撲。 國君必將面對前所未有的局面。 君上能頂住壓力嗎?敵人為何到現在還未出頭做實質性的反抗呢?反對派已經放棄了嗎? 公孫鞅無法判定,索性不去想了,反正只要反對派敢出頭,便讓他們有來無回。 他走到梁府的書房,在靠窗的案前坐下,打開了自己的手記。 這卷手記他一直帶在身邊,用來記錄隨時得到的靈感。 他是個天生的靈敏的改革家。 腦袋里經常出現各種關于改革的奇思妙想,為避免遺忘,便隨時用東西記錄下來備用。 公孫鞅從自己的手記中,看到這樣一句話: 國作1一歲者,十歲強;作1十發者,百歲強;作1百歲者,千歲強;千歲強者王。 這話是什么意思呢? 變法需要堅持,法度需要統一,只有將變法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秦國才能真正強大,才能真正等到成就王霸之業的那一天! 可是,變法,能堅持下去嗎? 平日里堅定無比的公孫鞅,每到獨處之時,心里卻有些想入非非了。 變法是很多人陌生的,排斥的。 尤其是像現在的秦國變法,步子遠比當初的李悝變法邁得更大。 當年的李悝變法因為有魏文侯的全力支持,所以終魏文侯一代,變法是貫徹下去了的,魏國因此成為霸主。 可到了魏文侯的兒子孫子一代,也就是現在,當年李悝變法的大部分法令,卻都被廢除了。 反而很多對于世卿世祿有利的法令,競相死灰復燃。 如今的魏國,已是因此暮氣沉沉。 這都是因為李悝變法的法令沒有堅持到如今的原因啊。 秦國變法能一直堅持下去嗎?能堅持一年、十年、一百年嗎? 公孫鞅的心里是有點打鼓的。 必須排除所有阻礙變法的風險!不能讓小風險變成大災難,繼而毀掉整個變法! 一定要讓變法安全長久地推行下去! 絕不要重蹈魏國李悝變法的覆轍! 公孫鞅是為變法而生的! 每當想起變法的前路和風險,便再也坐不住了。 他又帶著官吏們仔仔細細的檢查了一遍變法步驟的各個細節。 公孫鞅又想到了孫臏這個人,這個時候,梁元有什么必要非得去找他呢? 孫臏他是聽說過的,聽說是大名鼎鼎的世外高人鬼谷子的一個弟子,只不過,那人性格古怪的很。 公孫鞅感到自己搞不懂梁元,只希望他不要再回來,好由他來完成這變法功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