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燭照處理器的硬件成本是多少?” 蘇昱在參觀生產線后,問出這一個問題。 畢竟,燭照處理器的定價遲遲未能確定下來,就是因為生產成本還沒有正式的數據。 “據目前數據,如果燭照處理器的產量可以維持每年200萬顆的話,其硬件成本為60元,每年400萬顆為50元,做到600萬顆的話,成本可以降到40元。” 蘇京墨在看過實際評估后,給出這么一個回答。 一年生產600萬顆燭照處理器的話,相當于月產50萬顆,一天就要生產1.6萬顆以上。 至于燭照處理器,作為一種全新架構,并且還是新品牌的國產處理器,能不能做到一年600萬顆的銷量。 蘇昱覺得這不是問題,他對燭照處理器有信心,認為年銷量肯定是不會低于600萬顆的。 燭照處理器的硬件成本,無疑是遠遠低于市面上的主流處理器,可能連三分之一都沒有,而如果算上其他成本的話,燭照處理器和其他處理器的成本差距,只會更大。 當然,這里的40元,僅僅只是生產燭照處理器的硬件成本,不包括其他成本。 對于處理器行業,蘇昱有過了解。 現在國際通用的低盈利芯片設計公司,其定價策略是8:20定價法,意思就是硬件成本為8元的芯片,定價為20元。 當然,這個8元是一個比喻,而實際的硬件成本是遠遠高于8元。 8:20定價法,這樣看起來處理器的利潤很高一樣,但這已經是屬于低盈利芯片。 畢竟,一顆處理器的成本遠遠不止硬件成本,還有研發成本,以及宣傳成本等等在內,最終成本是非常高的,就算是8:20定價法,利潤也是不算可觀的。 更何況,芯片還是屬于高科技產品,前期投入非常高,而高投入高風險,但回報并不算高。 所以,8:20定價法是屬于低盈利芯片設計公司,這是國際比較通用的定價,也是屬于比較偏低的定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