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為了追求節目的時效性,《馬克音樂秀》是今天錄制明天就播出的。即便如此,節目組也是為了他們做足了宣傳攻勢: 先是當晚就釋出了多條預告,以及相關的各大社交平臺宣傳。 然后就是和合作的平臺要個好的推薦位置。 以及必不可少的: 自己私底下的各種私人渠道推薦,也就是不只是國內有這種節目播出的時候,找自己的好朋友或者其他什么利益相關的人在圍脖上推送的習慣。 國外更是多,各種平臺宣傳。 比如說油管頻道啊, 推特啊,ins這種就比較難,因為這種比較個人。 但花了一定代價還是可以的。 于是有人接到邀請也就很奇怪,不就一期節目么?值得么?對方是給你給了多少錢? 答案是對方只給了上節目的錢。 而且如果讓他們選,別說給錢,就是不給錢就要邀請他們來上——這首歌,將在他們節目全球首發對吧? 那如果《my love》真的很棒的話,完全可以作為節目的高光時刻。 帶動著《馬克音樂秀》上一個臺階。 甚至幾個臺階。 成為全國性質的節目, 也是有可能的。 mark是很有野心的,他在本地做得小有名氣了,但是如果真的要上升那就需要多年的積累粉絲,還要熬掉那些比自己更有資歷的節目。 甚至熬不到那個時候,他的節目就先掛掉了。 所以毫無疑問有什么快速成長地機會,他就必須就抓住,眼下就是快速漲粉的時機: 本地的粉絲增長慢了,全國的還有啊! 所以這成本當然是投入的相當不錯,以及如果真的反響好,后續還會追加,聯系平臺推廣啥的,說不定就趕上什么機會起來了。 emmm,對此,許賀表示: 確實有眼光! 當年賽博丁真不就是一條視頻,加趕上熱點走紅的么? 時間到了第二天中午12點,節目準時上線。 mark親自蹲在屏幕前守候著,他甚至都嫌棄自己在前面的聊天太多,恨不得直接跳到最后: 就怕很多人沒有耐心看下去。 或者, 看到是個黃皮膚組合,覺得自己是在吹牛然后就走了。 事實上也是。 節目剛上線沒多久,就有人在下面評論: “mark是不是糊涂了?我為什么看見一個年輕的亞洲人組合,你確定他們唱的是2000年的米國音樂風格?” 下面還有跟著回復的:“你不知道嗎?他也會收錢,推薦一些音樂人組合的,你知道的,就像是最近那個泡菜國的組合。” 以及吃瓜的:“我是從其他頻道過來的,你們剛才說的是認真的嗎?” 是不是認真的... 很快,就見分曉了。 像是第一個評論這種,多半是看了標題或者封面就進來評論,根本沒時間看。這節目40分鐘,就算開著2倍速,也是要20分鐘看完。 當然,還有人直接跳到了最后。 于是五分鐘后... “我太激動了,我簡直不知道說什么,我只能說這一次真的沒有騙我!《my love》是如此好聽的一首歌,讓我想起了我的年輕的時候!” “即使放在現在,這首歌也要比那些tiktok上的好太多了!真不敢相信, 這居然是個華國人組合的音樂作品,也許我們該想想是什么讓米國人丟掉了自己的優勢!” “請把這首歌上線!我的錢已經迫不及待了!作為回報,我會立馬把這個分享到我的朋友們那里去,我覺得他們也會喜歡!” 第一波正式的評論,幾乎都是感嘆號結尾。 成功...不,先穩住! mark也是謹慎,明明知道應該是精準擊中了自己的受眾,因為他看見好幾個熟悉的鐵桿粉絲的名字在評論區異常激動: 要知道,這些粉絲可不全是喜歡,而是喜歡挑刺。尤其是遇到自己不喜歡的風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