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如何理解夔一足-《成語生香之西周之前》
第9章 如何理解夔一足
——二“夔”的傳說
詩曰:
黃帝獸夔舜臣夔,人獸殊途難同歸。
如何理解夔一足?小子今日明是非。
各位看官:
第三回中,小子曾指出“二羿”混淆[xiao]。其實,類似事例并不少見。究何原因?此乃“一人仰頭因流鼻血,二人望空出于好奇,眾人看天莫名其妙”之故。
言歸正傳。
《呂氏春秋·察傳》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樂正夔[kui]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樂傳教於天下,乃令重黎[zhong]舉夔於草莽之中而進之,舜以為樂正。夔於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也,故唯圣人為能和,樂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原來,說的乃虞舜時的樂正(官職)——夔。
話說虞舜登大寶后,想用樂教化民,就讓大臣重黎尋訪音律專家,音樂天才夔被舉薦上來。虞舜聽了夔的理論和唱演,竟然像后輩孔丘聽了韶樂一樣仨月不知肉味了,大有相見恨晚之意。于是,就讓夔任樂正一職,教化百姓。夔是個干家,不負重任,成效斐然,虞舜喜得大才。后來,重黎準備尋訪更多樂律專家,虞舜制止了他,說:“夔乃空前絕后之樂界天才,他一人完全能夠完成樂教化民大任。”
不過,這世界上還真有“一足”之夔。據《山海經·大荒東經》載:
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jue]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且說軒轅黃帝時期,在離海岸七千多里的東海當中有座流波山,山上有只叫“夔”的野獸,其外形與牛毫無二致,只是顏色青蒼、沒有犄[ji]角。令人奇怪的是僅有一只蹄子;更令人驚奇的是,夔只要一出入海水,全身必放爭月賽日的光芒,發出雷公電母的聲響,且有狂風暴雨相伴。
后來,夔的神異傳到了黃帝龍聽。黃帝正準備收拾蚩尤,因苦于戰鼓喑[yin]啞、士氣不振,一直沒有付諸實踐。就想:“用夔皮做鼓必將旗開得勝。”于是,親率三千熊將羆[pi]兵,駕馭三百艨艟[meng chong]巨艦,使就三界騰挪大法,一到流波山就把夔收入彀[gou]中。回來后,祭天祀祖,勒銘慶賀。用夔皮做成碩大戰鼓,布陣排兵,演練戰術,氣勢真叫個遮天蔽日。只見雷獸鼓槌輕輕一敲,那鼓便發導彈大炮之響;稍一用勁,又是地動山搖之震。直讓黃帝龍顏大悅。
從此,三苗臣服,四海歸心,萬邦朝賀,一派河清。
各位看官:
了解二夔傳說后,小子才知“夔一足”實為“一夔已足”之意,乃贊某人能獨自擔當一方大任也。
(本章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雅县|
壶关县|
时尚|
威宁|
台山市|
怀集县|
繁昌县|
大足县|
西乌珠穆沁旗|
昭觉县|
昌邑市|
宣汉县|
修文县|
大庆市|
韶山市|
新河县|
诏安县|
商城县|
当雄县|
内丘县|
凌源市|
林西县|
苏州市|
平定县|
靖宇县|
五常市|
右玉县|
岳西县|
宁都县|
嵊州市|
柳河县|
高陵县|
清新县|
宝丰县|
磐安县|
吉隆县|
茂名市|
台东市|
永川市|
聊城市|
城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