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孟文懷忙是躬身施禮道:“學生見過公主。” “你很有才華,但你要知道你代表的是大平,不是你自己,在這場合,勝利者才配被記住。”長寧公主冷冷說道。 “學生記住了。”孟文懷淡淡的道。 這時王慎站起身對于干溝道:“于城主,這場的結果我認為不公,那首《虞美人》為何會被如此對待?” 韋不伍擺了擺手道:“別在乎那些虛名了,這首詞自會流傳,不是一定要得到那些腐儒的認可。” 這時貴賓席上一個人道:“請于城主重新勘定《虞美人》評分。” 眾人望去竟是鄭國的秦王,秦王道:“這首詞簡直是寫給我等在此江陵城為質的王公的,我們哪個不懷念故國?如果只給這個分數(shù)就是對我等的蔑視。” 大寧的魯王和周王也站起身道:“重新勘定!” 這時后面的觀眾席上也有人開始高喊:“重新勘定!” 慢慢的這聲音越來越多越來越整齊,似乎這首詞喚起了眾人的思鄉(xiāng)之情,也喚起了他們的幾多愁。 于干溝見狀呵呵一笑道:“不如我們請各國的王公們來打分吧。各位考官可接受?” 當然接受,怎么敢拒絕?這幫讀書人脊梁可沒有那么硬。 于唐趕忙著人將評分的紙張遞到了各位王公的手中,各位王公便紛紛將自己對三篇詩文的認知以分數(shù)的形式體現(xiàn)了出來。 “重新評分后,孟文懷的詩得分三十八分,周桐的詩三十七分,朱庭隆的詞……”于干溝故意停頓了一下。 在場的質子王們屏住呼吸等待這個把他們心聲寫出來的人的分數(shù)。 “三十八分!” “可惜還是個平手。”朱庭隆笑了笑道。 “等一下!”一個聲音道。 于干溝看向鄭國學生中那個面沉似水的學生,他站起身走到于干溝面前道:“我還沒打分。” “閣下是?” “大鄭太子憲。” “啊?!是太子殿下!”于干溝當然聽過鄭憲的大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