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韓憲聽完點了點頭道:“果然還是他的風格,與眾不同。” “這是詩嗎?怎么有長有短?”平國的一個大儒道。 “哼,見識短淺了吧?這叫長短句,又叫詞,是大寧的學子朱庭隆所創。”大寧的一個大儒還擊道。 “不是說要寫詩嗎?怎么還能寫這玩意?” “你仔細問問于城主,題目是什么?有無限制?” 于干溝笑笑道:“只要與月有關,都可以。” 考官們又是互相爭論了一番,最終誰也說服不了誰,各自便不再理會對方。 “請各位打分吧,咱們看看結果。” 于唐提醒著那十七位考官道,考官們便紛紛提筆寫下了自己對三篇詩文的評價和得分。 于唐將打分的紙張收集之后進行了統計,結果很快出來了,他將結果遞給了城主于干溝。 于干溝瞄了一眼后,笑了笑對韋不伍道:“韋先生您看?” 卻發現韋不伍正坐在那里老淚縱橫泣不成聲,于干溝一怔忙是問:“先生,您怎么了?”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老夫已是百年未去未央,不知未央的雕欄玉砌是否還在,那宮里的宮女們是否朱顏已改?或許她們早已成了過眼煙云了吧。”韋不伍緩緩說道。 “老先生,不若先退場歇息一番,不要傷了身子啊。”于干溝勸說道。 韋不伍擺了擺手道:“宣讀結果吧。” 于唐便重新拿回那記錄了結果的紙張高唱道:“鄭國周桐《中秋月》,三十八分!” 鄭國的學子們以及貴賓席上響起了歡呼聲,他們知道至少鄭國的學生終于拿了一次高分。 韓憲卻坐在那里如同一尊雕塑,并不作聲。 “平國孟文懷《天涯月》四十分!” 平國的大儒們互相點頭致意表示對這個結果無比的滿意,而孟文懷更是開心,既然是四十分,便不可能有人比他分數更高,最多是平局。 “寧國朱庭隆《虞美人》,二十分!” 孟文懷聽罷一驚,他看向平國的考官們,他們都詭異的笑了笑,孟文懷一下子明白了,一定是他們全給這首詞打了極低的分數。 雖然孟文懷對這個結果很滿意,但是他自知朱庭隆那首《虞美人》是一首不亞于自己的詩文的好詞,這個結果對他不公平。 孟文懷剛要說話,背后一個女人的聲音響起:“你要為我大平考慮,不要書生意氣。” 孟文懷回頭一看,是一個容貌絕美的女子,看打扮應該是從貴賓席下來的,她身邊的侍女喝道:“見了長寧公主還不行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