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同時,對于李閑魚說包拯面黑如碳,額頭上有一道月牙印記這兩點,作者們也有些疑惑。 包拯的形象是這樣的嗎? 他們并不確定。對于包拯這個人物,他們了解的其實不多。 只知道是北宋時期的名臣,為官清正廉明。 然后就知之甚少了。 但這并不影響他們對這本書的興趣。 繼續看下去。 筆鋒一轉,寫到了在廬州城的街道上,熱鬧繁華。 然后在一座閣樓的二樓上,有一個叫做公孫策的年輕公子才名遠播。 不少廬州城的才子們,前來挑戰公孫策的才學。 十分熱鬧。 公孫策? 在包拯之后,李閑魚立馬又把筆墨用到了,這個叫做公孫策的人物身上。 看起來,這同樣會是一個重要人物。 而這個名字十分陌生,應該不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了。 不是真實人物,那就應該是李閑魚虛構的人物了。 這當然十分正常。 事實上,公孫策的確不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 在前世也不是。 在前世公孫策首次出現,是在《三俠五義》里。是這部作品虛構出來的一個人物。 作者們繼續往下看。 一眾才子紛紛向公孫策挑戰。 有人以梅花易數里的珍瓏棋局,向公孫策請教棋藝。 也有人向公孫策請教對聯,還有人請公孫策猜謎語。 而公孫策同時敵三,一邊下棋,一邊對下聯、猜謎。 結果不僅頃刻間就對出了下聯,猜出了謎底。 同時還三步棋就破了對方的珍瓏棋局。 眾才子齊聲喝彩。紛紛佩服公孫策的才學。 所有的作者們則紛紛感慨,不愧是李閑魚的作品,一開篇就如此精彩。 同時,公孫策這個人物讓人印象非常深刻。 剛一開篇就讓一個人物給人的印象深刻,這也太牛批了吧? 這到底是怎樣的筆力和功力啊? 作者是佩服而又羨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