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八十四章 綁沙袋上和木樁上揍-《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第(3/3)頁

    下身穿跤褲,也就是燈籠褲,腳蹬灑鞋。

    燈籠褲不用解釋,灑鞋就是特制的布鞋,有點兒老京城布鞋的樣子。

    早先王公貴族的狗腿子都這么穿。

    順便引申一句,清朝的時候,王公貴族最愿意用的小廝就是直隸來的。

    個個都是棒小伙子,短卦,燈籠褲,黑布鞋,看著就氣派。

    當然了,這個裝扮被后世電視劇形容成了地痞惡霸的穿著。

    丁師傅也跟李學武一樣,換了摔跤服。

    可換完了看看自己的大肚子,再看看李學武的一身腱子肉,怎么看怎么不是味兒。

    到底誰是專業的?

    “咳咳”

    丁師傅請了李學武來到了氈子墊兒中間,對著李學武問道:“以前摔過跤嗎?”

    李學武活動著手腳笑著回道:“我們那都是胡同里的孩子們瞎玩鬧兒,抱著膀子下腿拌兒就算是摔跤了”。

    “呵呵呵”

    丁師傅笑了笑,道:“其實你們那種就是摔跤的雛形了,這是小子天生向武的本性,我就是從摔跤開始學武的”。

    看李學武活動著手腳,知道李學武有一定的身體基礎,便沒有說基礎的,而是講了一下摔跤的歷史和文化。

    “咱們這京城跤其實就是蒙古跤、旗人跤,學名叫摔跤,又叫撂跤、摜跤,從字面上就能知道這都是一個意思?!?

    李學武點點頭道:“胡同里玩兒的孩子叫板的時候都說的“撂一跤啊?”這個我們小時候經常說的”。

    “哈哈哈”

    丁師傅緊了緊腰帶,圍著氈子墊走了走,跳了跳。

    以前都是兩個人互相對視著,圍著轉。

    那不是沒事兒轉著玩兒,而是在活動身體的同時找對手的破綻。

    “咱摔跤這手藝可不簡單,早先也是搏殺用的”

    李學武點頭道:“這我知道一些,康熙弄的善撲營嘛,擒拿鰲拜就是用的這伙兒人”。

    “呦?!您還知道這個啊”

    丁師傅倒是很驚訝李學武了解這個歷史段子,覺得這李學武可不僅僅是“學了武”啊。

    其實這個段子也不是李學武從哪本書看來的,是后世看鹿鼎記知道的。

    丁師傅伸手跟李學武互相搭了肩膀,都慢慢使上了力氣。

    兩人都是下盤極穩的,上身的力量也都是各有千秋。

    所以這會兒周常利和棒梗看著李學武兩人較勁兒,都有些驚訝。

    周常利是驚訝于李學武的力量,他師叔的力氣他是知道的,那可是單身了十幾年的漢子啊。

    棒梗驚訝的是,摔跤不是武叔說的綁沙袋上揍啊。

    “嘿!”

    丁師傅猛地一卸力,然后擰著身子用腰上的力氣拉著李學武肩膀上的褡褳往后一甩。

    “砰”

    李學武躺在氈子墊兒上看了看丁師傅。

    墊子厚實,倒是沒覺得疼,而是沒想到歲數不小的丁師傅也有這么大的力氣。

    更厲害的是丁師傅能活用這個股子力氣。

    “來”

    丁師傅伸出手準備拉李學武起來。

    李學武笑著伸出手由著丁師傅把自己拽起來。

    “哈哈哈哈,這還真跟我們玩的不一樣”

    丁師傅摔李學武那一下都沒用腿,就是用了李學武的力氣和巧勁兒。

    “沒什么玄乎的,就是熟能生巧”

    丁師傅笑著說道:“辛亥革命以后,北平天橋玩兒這個的最多了,但都是為了口飯吃”。

    “天橋耍把式賣藝的我知道,這能摔跤的,在哪兒不吃飯啊?”

    丁師傅再次跟李學武搭上了手,道:“您真當我們這些武人都是出門兒就撿錢?。俊?

    問著話的功夫就又把李學武甩了一個個子。

    “嘿,你這身體還真是牛掰啊”

    丁師傅見李學武被甩出去還能站住,不由得感嘆了一句。

    李學武抻了抻手道:“在部隊也練來著,教官有練八極拳和形意拳的”。

    這話丁師傅信,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自古以來就是這個道理。

    在二十幾年前,有武藝的熱血漢子也是不老少,為了國家也是敢拋頭顱灑熱血的。

    不說別人,就是那位“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偉人身上也是帶著功夫的。

    師從清末民初七大武林高手之一的韓慕俠,而韓慕俠共拜了形意大師車毅齋、宋約齋、劍仙李景林、八卦南派嫡系應文天以及張占魁、李存義等九位老師。

    從這兒就能看出民國前后有多少文武俱佳的青年為國奉獻了。

    “你練的兩個都是強身的功夫,本身底子也硬,所以練摔跤還真是把好手,哈哈”

    丁師傅夸了李學武一句,隨后解釋道:“摔跤的都是什么出身?早先跤手名為“撲戶”,并且根據“撲戶”的技藝高低分為頭、二、三等”。

    “每逢遇有重大活動和慶典的時候,“善撲營”的撲戶們都要出來表演技藝”

    “特別是皇帝筵宴蒙古王公的時候,更要同蒙古來的跤手進行較量,大獲全勝者往往會被皇帝授予“巴圖魯“”的稱號”

    “到了民國,“善撲營”伴隨著清朝的覆滅而消亡了,而這些完全依靠吃“鐵桿兒莊稼”的撲戶們也都沒了飯”

    “為了擺脫生活上的困境,不得不開始了撂地賣藝的生涯……”

    像是感慨似的,丁師傅補充道:“宛八爺就是其中之一”

    “他可是過去“善撲營”的三等“撲戶”

    李學武點點頭道:“我倒是在天橋見過”。

    “呵呵呵”

    丁師傅有些感慨地說道:“真正開始在天橋摜跤撂地賣藝的是從沈三爺開始的,當然了,這都是四幾年的事兒了”

    許是想到了自己,丁師傅看著周常利說道:“現在我們這些人更是沒用了,連天橋都去不得了,呵呵呵”

    李學武主動與丁師傅搭了手,道:“姜子牙八十歲才遇到周文王,百里奚七十三歲才被秦穆公啟用,晉文公六十一歲才被迎立回國,武則天六十歲才當上女皇,張三豐一百二十歲才創立太極拳……”

    “哈哈哈哈哈”

    李學武見丁師傅開懷大笑,趁機使勁兒要摔了丁師傅,可這丁師傅的步子卻是挪的快,沒有被李學武抓住。

    “嘿嘿,您這歲數還能熬呢”

    丁師傅點點頭道:“借您吉言”。

    說著話又給李學武來個抱摔。

    拉起李學武的時候解釋道:“我說你身體好是有講究的,練武的也是講究體型的,必須得身體健康、勻稱,練家子都占著:同、天、貫、日;切忌:氣、甲、由、申”。

    “同字體就是此人上下一般粗,身體棒、根基穩。”

    “天字體就是此人肩寬、腿長、個子高,從氣勢上就壓著對方,且不易被對方拿住“大領兒”?!?

    “貫字體就是此人身高馬大,體格健壯,且腿腳靈活,此種體型最適合于摔跤?!?

    “日字體就是此人身體瘦長,且上下勻稱?!?

    丁師傅指著李學武的身體說道:“你這樣的身材最適合練武的”

    說著話又解釋道:“而氣字體就不行了,因為他體型不正、體偏,恐怕是一側有殘疾,這種體型是不便摔跤的,在場上很容易吃虧?!?

    “甲字體也不適合,因為他上身長且肥大,下身則腿短,這種體型在場上也容易吃虧,主要是根基難穩?!?

    “由字體同樣不適合,因為他上身短,下身長且粗,活動不容易靈便?!?

    “申字體就更不適合了,因其頭小、腿細、肚子大,體型上吃虧這跤上同樣也占不了便宜?!?

    丁師傅拉過周常利給李學武做著講解道:“在“摜跤“的技法上講究二十個字:踢、抽、盤、肘、臥、抻、撤、閃、擰、空、蹦、拱、排、滑、套、扒、拿、里、倒、勾”。

    說著話便帶著周常利給李學武演示了一遍,便演示便解釋著這里面的門道。

    “技法又細分為:手別子、拱別子、揣別子、溫別子、反別子、撩勾子、抹脖切手、跨奔兒、扒拿兒、穿腿、穿襠靠、大嘚合勒、小嘚合勒,還有什么里手花、大背胯、抱腰、搓窩兒、砸等等太多了?!?

    李學武在一旁學的也是認真,見周常利摔在了自己身前,伸手把周常利拉起來說道:“這里面的說道還真多”。

    “呵呵呵呵”

    丁師傅也是有些累了,笑著說道:“大拌子三千六,小拌子賽牛毛,雖然招數有別但各有巧妙不同”。

    說著話便站在了一邊,讓周常利繼續陪著李學武練習。

    這個練習可不是兩人對練,而是李學武不斷地用丁師傅教的方法摔周常利。

    雖然不是真摔,就是在學習和練習,可這也把周常利累了個夠嗆。

    但任憑汗水流下來了,也沒喊累。

    因為師叔今天找自己來為的就是現在這個活兒,讓李學武摔。

    丁萬秋跟周常利說明白了,就是讓李學武摔,摔得心里沒氣了就算是得了。

    周常利也不知道李學武什么時候沒氣,但知道這么摔下去,自己得先沒氣。

    棒梗在邊上倒是躍躍欲試。

    嘿,不是一進來學習就被摔被打啊,感情是摔別人??!

    那這個我可以啊!

    棒梗這會兒也不想著家里的三只雞了,站在李學武邊兒上目不轉睛地看著,手上還學著。

    這會兒見幾人練得了,不由地問道:“學摔跤不用綁沙袋上和木樁上揍嗎?”

    “哦?哈哈哈,誰告訴你這么練的?”

    丁師傅見這小孩兒一直在邊兒上學著也沒在意,這會兒倒是被這孩子的話給逗笑了。

    “我武叔就是這么告訴我的,說是想學摔別人,就得先學挨摔”

    “哈哈哈哈”

    周常利抻了抻胳膊,感覺身子都要垮了,可這會兒又被這小孩兒的話給擊傷了一次。

    丁師傅知道這是李學武逗孩子玩兒呢。

    “是你說的這樣,剛開始學是得當沙袋,可不是綁在沙袋上揍,也不用綁在木樁上揍”

    “那……”

    棒梗指著喝茶的李學武問道:“我武叔怎么不先挨揍?”

    “嘿!你這倒霉孩子,想看我挨揍是嗎?”

    “哈哈哈哈”

    丁師傅倒是沒有給棒梗解釋,因為師侄就在邊兒上呢,解釋了就不厚道了。

    周常利都想掐死這熊孩子了,哪壺不開提哪壺是吧?

    你武叔是特么新人嗎?是一般人嗎?

    沒見著我師叔都傾囊相授啊,我這老手兒都得給喂招兒當沙袋,為的是啥?

    扎心了!

    丁師傅坐在了跟李學武隔了一個茶幾的官帽椅子上,喝了一口茶,然后說道:“摔跤也是要練功的,就是你說的沙袋、石鎖、磨盤、木樁、滾軸、滑車兒、地撐兒、鎖鏈子等等”。

    李學武倒是沒有在意丁萬秋說的,而是打量起來屋里的擺設。

    雖然是花廳,雖然是為了閃開地方練功夫,屋里擺設簡單,可這家具和用具都帶著“古董”的意思啊。

    棒梗羨慕地看著周常利說道:“他是您徒弟嗎?他能練這些東西嗎?我能學嗎?”

    周常利跟李學武當了這么一會兒沙袋,知道李學武是個豁達的人,便也開起來玩笑。

    “那你進門就得給我當沙袋了”

    “嗯?不是.”

    棒梗還覺得自己一進門就跟武叔似的,老師在門口迎著,悉心教導,陪玩陪練。

    這倒霉孩子也是想瞎了心了,當這是后世幼兒園了呢。

    “不是進來就摔你嗎?”

    看著這個大肥臉,周常利算是有了報復的對象了,拉著棒梗開始對練。

    玩兒了一會兒,見天色暗下來了,丁師傅帶著三人往后院兒廂房里洗了澡。

    /68/68243/19301382.html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龙县| 延长县| 淳化县| 九台市| 同心县| 岑溪市| 宜黄县| 洛隆县| 堆龙德庆县| 农安县| 同江市| 百色市| 兴山县| 泗水县| 绥芬河市| 都兰县| 深水埗区| 榆社县| 汉沽区| 昌黎县| 沿河| 南平市| 偃师市| 方山县| 龙岩市| 灵川县| 五大连池市| 锡林浩特市| 龙岩市| 桂林市| 天祝| 柳州市| 滨海县| 蒙自县| 商河县| 石泉县| 乌兰察布市| 攀枝花市| 永定县| 凌云县| 昭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