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銥星計劃為什么失敗了,就是因為成本太高。 銥星公司除了摩托羅拉等公司提供的投資,以及從股市上籌集到的資金之外,還不惜舉債了三十幾個億的債務,每月單只是利息,就高達幾千萬美元。 所以,賠不死它們都是好事兒了。 而且,為了應對這樣高額的運營費用,它們只能在客戶身上找補。 一部手機,就高達5000美元的售價,也實在不是一般人可以消費的起的。 更何況,還有每分鐘3美元的通話費用,導致客戶一直不是很多。 所以,銥星系統投入商業運行還不到一年,就向紐約聯邦法院提出了破產保護,再半年后,就直接宣布破產了。 然后一段時間過去,被一家基金公司以2500萬美元的價格買了下來。 而就是這家基金公司,在2005年的時候,竟然起死回生了,還實現了近3億美元的營業額,以及5000萬美元的利潤。 這相當的神奇,像是詐尸了似的。 當然了,它們的用戶其實也只有區區14萬,實在少的可憐。 但是陳哲的情況,可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在很多自己不為人知的優勢,也是別人無法想象的…… 張銘就不知道他的信心來自于哪里。 所以不以為意的隨口問了一句,“你有哪兒不一樣了,是一枚火箭就可以送幾百顆衛星上天,還是比人家摩托羅拉更牛比,可以籌集到比對方更多的資金?” 陳哲輕輕搖了搖頭。 卻一臉的自信依舊,“一次送幾百顆的確有些困難,但是幾十顆的話,還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張銘愕然,“你不可能造出一些小衛星吧?那玩意兒送到天上去有什么用?” 陳哲沒有詳細的給他科普。 只是很輕描淡寫的說了句,“每顆300公斤以下吧,至于有什么用,那就用事實說話唄。” 張銘倒是沒有在這種專業問題上繼續抬杠。 卻不死心的,把疑問轉移到了火箭的成本上,“那就算是這樣,再加上火箭本身的造價,幾百顆也足以花費至少六七個億美元的巨額資金了,同樣昂貴啊?!? 陳哲卻微微一笑,“這就是我為什么不能直接委托上面,用現有的火箭發射衛星的原因了,因為我設計的那枚火箭,是想要驗證一下,看能否實現回收技術的?!? 張銘再次愣住。 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這種總是觸及到他知識盲區的問題,實在是太尷尬了。 只能繼續不懂就問,“火箭發射出去還能回收?蒙人的吧?” 陳哲苦笑,“這種技術,國外在幾年前就提出來了,只是一直沒有能夠實現而已,但我覺得還是可以嘗試一下的。 “這么說吧,一般火箭的造價之所以高,其實就是高在一級火箭和二級火箭上,前者可以占到總成本的70%以上,后者也能占到25%以上。 “當然了,目前來說,二級火箭就先不要考慮了,但一級火箭的回收,卻并非沒有實現的可能。 “這樣以來,我都不需要2億美元,就能完成幾百上千顆衛星的發射,您覺得,如果真的成功了,又會產生多大的價值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