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這一點上,陳哲覺得自己認識的足夠清楚。 當然了,別的高校,就真的看不到這個情況嗎? 那怎么可能? 但是,看得到是一方面,能不能做得到,就是另一個方面了。 產學研,可不是那么好搞的。 所謂的一體化,能做到像安陽理工這樣的,更是絕無僅有。 所以,別的高校或許會喊幾聲口號,把產學研放在紙面上,但是能做到的,無非也就是和外面有實力的企業,進行一些委托研發而已。 而這樣的合作,有好處,但遠沒有想象中,可以為整個生態鏈帶去巨大變革的可能。 這就是局限性了。 強如幻想集團,背靠國科院,還不是走上了外貿的歧途? 方正和同方,后面同樣站著國內最牛比的兩所高校,但在產學研上,又做出了什么成就?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了,陳哲對此不做評論。 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夠了。 還是那句話,就算說出一朵花兒來,也不如踏踏實實的一路走過去。 因為只需要看一眼背后腳印上,那些烙印一般的成就,就足以說明很多事情了。 這就叫做用事實說話! 但是不管怎么樣,陳哲還只是處于摸索階段,他有超越這個時代的眼光和知識,具備未來幾十年科技發展之路上的清晰認知。 這已經在某種層面上,等于是窺見了未來。 然而,卻并不代表他就真的可以無視當前的現實,就覺得自己可以高高在上的,俯瞰這世間一切了。 真有了那樣的想法,那也距離作死不遠了。 這點兒心性,他還是有的。 而這里,就不得不再提一下,他對于自己腦海里那一份道家傳承的感悟了。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份感悟,才讓他一直以來都保持著很好的人間清醒。 甚至在對自然萬物的理解和認知上,已經有了越來越多的差異。 他不知道這種差異所帶了的變化,究竟是好還是壞。 但是,他總覺得,只要保持著這份心性和初衷,那他就肯定是走在一條正確的人生道路上…… 而這,對于他自己來說,也就足夠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