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甚至不少人還是抽幾天的時間,主動跑過來幫忙,把農民身上那樸實的一面,很直白的展現了出來。 等圖紙慢慢變成了現實,給這些人帶來的震撼就更大了。 因為這會兒的農村,可見不到混泥土澆灌的地基和樓體框架,紅磚雖然不少見,但土坯壘起來的才是主流。 而這所實驗小學一建起來,那簡直就是十里八鄉最耀眼的一個了。 十里堡鎮上,能比得上的建筑都不多見呢。 今天到的是書桌和凳子,而且都是單人的,聽說是分配到學生個人的,畢業了也可直接帶回家,但如果不自己愛惜,那么相應的,也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 這可是想都未曾想過的福利待遇啊。 所以,那些跑過來幫忙的半大孩子,真的是樓上樓下跑的屁顛屁顛的,總覺得有使不完的勁兒…… 因為這里,以后就是自己上學讀書的地方了! 這會兒劉家屯的實驗小學里,校長已經到位了,但公辦的教師卻只有三個,這些人也在忙著指揮。 有的負責這邊的卸貨,有的則負責怎么安置擺放,鬧哄哄的很是熱鬧。 因為春節后,這所小學就要投入使用了。 隨著將來附近幾個村子里小學的學生匯聚到這里,那些老師也會隨之過來這邊上班,到時候,就不會再缺教職員工了。 雖然,那些老師大部分都是民辦的。 但能有就不錯了,像他們這樣的偏遠落后地區,師資一直是老大難的問題。 作為第一任校長的周南,雖然覺的壓力不小,但更多的,還是因為看到了希望。 因為他知道,這一次的實驗學校試點,是一個不錯的機會,或許開始的時候,會有這樣那樣的困難。 但不管是從管理制度上,還是從福利待遇上,這邊無疑會靈活的多。 而且,據小道消息說,以后,還會慢慢的接收一大批專業師范學院畢業的大學生過來。 甚至會成立規范性的支教點,每年都會有大城市的高校學生,會過來支教。 能不能真的撲下身子來教學,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還是可以帶來見識與外面天地之大的變化。 反正不管怎么說,周南覺的,這個曙光基金還是有實力也有遠見的,自己或許也能跟著做出一番別樣的成績。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