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聾老太假裝惱怒地說。 “你的盛情難卻,我就收下吧。”蕭衍接過聾老太遞過來的棉鞋,試著穿了穿。“這鞋還挺合適啊!” 聾老太咧著嘴笑了。“這就對了。” “你來得正好,我有件事想讓你幫忙。” “什么事啊?” “我手里有點剩余的糧票,約好了在離胡同口不遠的大槐樹下跟人換錢;可是我這腿走不動,你能不能陪我一起去。” “好吧,我背你去,你坐穩(wěn)了啊。” “老太太,聽說你以前給八路做過鞋。” “以前八路穿你的鞋打小鬼子,現(xiàn)在我穿著你的鞋背你。” 聾老太笑而不語。 “如果我沒猜錯,易中海、傻柱他們沒少在你面前說我的壞話吧?” “你說什么,我沒聽見。” “老太太,你也別在我面前裝聾作啞了,我說句你不愛聽的話,他們都不是什么好人啊。” “傻柱是我的乖孫,你把他打壞了,我找誰去?” “找我啊,你當(dāng)年對抗倭作過貢獻,我最尊敬你這樣的前輩!” 當(dāng)年倭人趨著種花內(nèi)憂外患之際,試圖吞并種花,這是亡國滅種的生存危機;正是有著千千萬萬像聾老太這樣的普通民眾同心協(xié)力,才最終打敗了倭人。 在蕭衍心中,每一位為抗倭作過貢獻的民眾都是民族英雄! *** 蕭衍背著聾老太來到大槐樹下,果然有個頭發(fā)花白系著圍巾的老太婆在那等侯。 聾老太拿出糧票,清點了一下后遞給她。“這是六十二斤糧票,你數(shù)好了啊。” 老太婆點了下說。“沒錯。” “是的。” “按照之前的約定,一兩糧票賣二毛錢,我應(yīng)該給你十二塊四毛。”老太婆怕聾老太聽不清,用手比劃著。 聾老太搖了搖頭。“你就給我十二塊五毛,搞個四毛,你說多難聽啊。” 老太婆遞上鈔票,強勢回應(yīng)。“說好的什么價就是什么價,十二塊四毛,你愛換不換。” 蕭衍從老太婆手里接過鈔票。“你拿來吧。” 第(2/3)頁